首页 > 河北 > 正文

多角度解读文化生命力

时间:2022-10-04 | 作者:未知  | 来源:城乡信息参考网 | 点击: 795 次

 

张德祥


 

 

《中国文化的生命力》:宋修见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今天,如何深入理解中国文化,进而激发其内在活力,助力当代发展?《中国文化的生命力》一书对此多有思考。全书共有六辑,分别从“认识与表述我们自己”“从民族性格看中国文化”“重新发现汉语之美”“中国哲学与艺术精神”等不同角度聚焦这一问题。

 

     要认识中国文化,首先要从认识自我开始:我们是谁?中国文化给我们提供了怎样的精神力量?在第一辑中,作者指出有什么样的人就会创造什么样的文化,有什么样的文化就会造就什么样的人。今天我们探讨中国文化是为了更好地认识我们自己。具体到中国文化的发展规律,作者认为,中国文化的发展不是简单的替代取代,而是在各种文明的交融与叠积中不断生成的。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基本元素,体现了中国人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和表达特点。在本书第三辑中,作者分别从汉字中的文化密码、汉语韵律之美、由古典诗词体会汉语之美、方言的妙趣与魅力等多个角度切入,与读者分享其对汉语之美的点滴感悟,文字明快风趣又不失雅韵,与所探讨的话题相得益彰。在第四辑中,作者剔抉提要,探讨中国哲学史和艺术史背后的精神符码,以古典诗词、古代书画作品为例,阐释中国艺术精神,展现中国文化独有的意象、意境与意趣。在第五辑中,作者提出“三山五岳间如斯古老的村落,勾连起中国文化细密而深沉的磅礴根系。正因有如此细密而深沉的磅礴根系,中国文化这棵大树才得以历经数千年风雨而愈发枝繁叶茂。”作者认为,中国文化的根在民间,民间的红红火火、生生不息是文化的滋养,为文化发展注入活力。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命脉,认真、科学地认识我们的文化传统,关乎未来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本书作者试图回答中国文化生命力问题,是对时代发展的积极响应,体现出作者的学术眼光和学术责任。在具体论述上,本书思路开阔,文字生动,多有闪光的思想火花。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论述中常常结合现实生活,把学术研究和世界万象打通,读来饶有生趣。

 

     社会日新月异,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观念都在不断改变。从古而来的文化要接受时代的洗礼,我们也需要在新的历史方位中重新认识我们的文化,以更好地赓续传承。结合社会生活与时代变迁对中国文化生命力进行解读,《中国文化的生命力》一书具有启发意义。


来源:人民日报------人民网


责编:王辉      李桐

相关资讯

  • 赫章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多举措开展城乡生活垃圾治理  推动城市管理提质增效

    城乡信息参考网:城乡生活垃圾治理得好,不仅能改善生活环境、保护生态、促进资源循环,还能提升城市形象、推动社会文明。一是赫章县住建局督促各乡(镇、街道)、城区环卫公司及垃圾转运公司及时清收转运生活垃圾,......[详细]

  • 烘干厂里看夏收

    城乡信息参考网:见到源鼎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杰时,他正指挥着工人帮忙,将一台卡车上满载的稻谷卸入烘干机。张杰告诉记者,今年7月3日“开机”以来,公司已烘干了近2000吨稻谷。最忙时,全部6台烘干......[详细]

  • 信贷资金助力夏粮颗粒归仓

    城乡信息参考网 :今年迎来了意想不到的丰收。小麦平均亩产达到1250斤左右,比去年足足高出约百斤。更让我安心的是,夏收前一个月,农业发展银行就联合枣庄市金丰粮油购销有限公司上门勘查,不仅签下保底收购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