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舆情 > 正文

打造行政复议“主渠道”应处理好五个关系

时间:2022-08-12 | 作者:未知  | 来源:城乡信息参考 | 点击: 826 次

赵华

 

202025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方案》,要求“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公正高效、便民为民的制度优势和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要将行政复议打造成为“主渠道”,必须在推动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方案落实落地的同时,及时修改行政复议法,并做好相关配套体制机制制度建设,加快行政复议的制度优化和质效提升,特别要重点关注并处理好以下五个关系:

 

一是行政复议监督依法行政和化解行政争议目标的关系。与域外国家普遍侧重将行政复议作为替代性争端解决机制不同,我国行政复议立法之初,更强调其内部层级监督功能,重在通过行政复议强化对行政执法活动的监督,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新发展阶段社会治理面临的形势任务,决定了必须将化解争议功能摆在更突出地位。无论是行政复议制度建设,还是具体案件办理,都必须坚持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相统一,在加强对行政执法行为监督纠错的同时,平衡好监督权力与化解争议之间的关系,既关注案涉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又注重对当事人维权动因的关切和回应,不仅要依法裁断曲直,更要有效定分止争。要努力识别并尽量在法治框架内解决当事人的真实利益诉求,力争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避免“程序空转”,实现案结事了。

 

二是行政复议体制机制的行政属性和中立性的关系。行政复议权源自行政系统内部的领导权和监督权,行政性是行政复议的根本属性。这是行政复议相较行政诉讼等其他争议解决机制的最大优势,具体表现在审查内容更全面,监督救济更有效,解决争议也更彻底。同时,行政系统内部监督体制的行政性特点也带来公正性相对欠缺的短板。从域外经验看,各国普遍通过设置相对独立的行政复议办案机构来解决这一问题,并从机制层面进行了配套:有的将行政复议人员的薪酬保障和任免奖惩与所在单位脱钩,有的从外部聘请专家学者等组成行政复议委员会参与审理案件。修改行政复议法,除了规定调整行政复议体制,由政府“一口对外”,还要对行政复议委员会制度作出具体规定,在强化专业性的同时,体现裁量主体的公正性。特别是要明确委员会的审议范围、规则和委员会决议的法律效力等,避免流于形式走过场。

 

三是行政复议程序的规范性和效率性的关系。作为行政司法行为,行政复议活动的三方性决定了其不仅要从机构上解决独立性、中立性问题,还要从裁决程序上解决正当性问题。行政复议的行政性特点决定了复议案件审理的效率要求,意味着要对程序设计作相应简化,但这必然对裁决的公正性带来一定影响。从实质性解决争议的要求出发,复议结果的正义性需要通过“看得见的正义”来补强,以增强群众的信服度。因此,必须平衡好行政复议程序的规范性与效率性,既要防止过度司法化倾向,发挥行政复议便捷高效的优势,也要坚持正当程序原则,保持最低限度的程序公正。行政复议程序应以听取意见为基本要求,保障相对人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同时,要保持行政复议高效的特点,应当赋予行政复议机构更为灵活的听取意见方式,避免与司法程序同质化。

 

四是充分吸纳行政争议和实质性化解争议的关系。行政复议要成为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必须能够接纳大多数行政争议。不仅要扩大受案范围,还要增强申请行政复议的便利性,提高制度使用率。同时,还要提升制度弹性,关注并解决群众法律诉求背后的真实利益诉求,力争实质性化解争议,真正将行政争议解决在行政复议程序中。如可以考虑将调解作为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和基础程序,允许行政复议机构在查明事实、分清责任基础上,按照合法、自愿的原则进行调解,引导当事人达成合意。研究建立以变更决定为中心的行政复议决定体系,强化变更和责令履行等实质性改变决定形式,实现有错必纠,能改则改。完善行政复议赔偿补偿机制。在复议审理程序中主动积极解决赔偿补偿争议,避免相对人需要继续启动程序才能获得进一步救济。

 

五是行政复议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的关系。行政复议要发挥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必须解决其公正性和公信力的问题。行政复议作为内部层级监督,“刀刃”向内自我监督的难度较司法监督更大。要保证行政复议机关能够主动自我纠错,必须从内外两个方面入手,解决监督纠错的内生动力问题。从内部看,要打造规范透明的行政复议审理程序,减少行政复议机关的裁量空间,避免行政相对人“暗箱操作”的猜测。特别是要强化行政复议决定的公开,接受公众监督,以公开求公正。从外部看,要进一步明确违反行政复议法定职责的法律责任及追责机制,倒逼行政复议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尽职履职。同时,还要按照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的要求,对行政复议机关做被告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从制度上给行政复议松绑,让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增强互洽,减少内耗,形成制度合力。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责编:三丰      林夕

相关资讯

  • 打造“七强七力”党建品牌 推动国有企业基层党建融入中心工作创新实践

    城乡信息参考网:广东联通党委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制度制定、锻强队伍素质、建强组织基础,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广东联通落地落实。...[详细]

  • 儿童需要真心贴心之作

    城乡信息参考网: 当前中国艺术界专为低龄段儿童创作并受到他们喜爱的作品还不算多。据统计,我国0到14岁少年儿童人口目前有2亿多。这个数量庞大群体的健康成长,需要能够同他们的成长过程形成准确对应的众多艺......[详细]

  • 推动中国法学方法论创新

    城乡信息参考网: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创新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快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中国法学自主知识体系是落实党中央重大部署的题中应有之义,而方法论创新则是其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