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微视 > 正文

财政货币政策有效协同提振需求稳增长

时间:2022-08-06 | 作者:未知  | 来源:城乡信息参考 | 点击: 844 次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乔瑞庆认为,经济增长是供需双方有效互动的结果。当下,经济企稳回升更多地表现在供给端,而需求端恢复相对滞后。值得注意的是,需求不足会反过来制约供给恢复,进而影响经济增长。因此,当务之急是切实提振需求稳增长。

 

我国经济二季度实现了正增长,经济企稳回升态势明显,但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数据显示,7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0%,比上月下降1.2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以下;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8%,比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2.5%,比上月下降1.6个百分点。

 

经济增长是供需双方有效互动的结果。短期看,经济增长依靠的是需求持续扩容提质,比如更多的消费支出、更具有带动性的投资。长期看,经济增长依靠的是生产要素供给质量优化提升,比如更优质的劳动力、更高端的技术、更强大的组织能力、更高效的资源配置方式,等等。当下,经济企稳回升更多地表现在供给端,而需求端恢复相对滞后。值得注意的是,需求不足会反过来制约供给恢复,进而影响经济增长。因此,当务之急是切实提振需求稳增长。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提振需求的主要工具,二者相互协调配合、共同发力,才能实现较好的政策效果。应当看到,财政政策侧重引导激励社会有效需求增加,货币政策侧重保持物价稳定、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今年以来,财政政策很有力度,专项债、税收政策、政府采购等多措并举助力稳增长。同时,积极财政政策并没有导致物价上涨、社会融资成本增加。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7%。其中,一季度上涨1.1%,二季度上涨2.3%。另外,1月份至6月份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降至4.32%。为什么我们能够在强劲的稳增长财政政策下保持物价稳定?很重要的原因是货币政策主动精准配合。

 

财政货币政策是调控社会总需求的“左右手”,缺少任何一个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财政货币政策不仅要精准有力,而且要配合互促、有效协同。上半年,专项债加快发行,带动有效投资增加,接下来将会形成更多的实物工作量。此外,投向基础设施重点领域的3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也正在加快落地。可以预期,稳投资效果将更为明显。无论是发行专项债,还是实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目的都是引导社会投资。因此,货币政策更要主动协同配合,着力避免融资成本上升。日前,央行2022年下半年工作会议提出,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实体经济的贷款投放,保持贷款持续平稳增长;引导实际贷款利率稳中有降。这对稳定预期、引导社会投资增加、持续提振需求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乔瑞庆)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编:王静         李丹

相关资讯

  • 《以法之名》:检察剧类型化探索的得与失

    城乡信息参考网:在近年《狂飙》《破冰行动》《扫黑风暴》等一系列扫黑除恶剧取得市场成功后,被誉为年度“尺度担当”的《以法之名》首次以“刀刃向内”的方式,对已有扫黑剧进行破局,在开播后收获好评和高热度。吊......[详细]

  • 复杂脆弱的观影生态需多方参与重建

    城乡信息参考网: 电影《731》终于定档9月18日。此前,这部电影的相关话题引发公众关注:因一条30秒的预告片,曾传出“上百万人联名抵制”的风波;个别影院推出的团购影票活动中,也曾将《731》列入其中......[详细]

  • 安徽祁门 百年红茶香飘四海

    城乡信息参考网:祁门红茶简称“祁红”,是中国十大名茶中唯一的红茶,因产于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而得名。祁红与印度大吉岭红茶、斯里兰卡乌瓦红茶并称为世界三大高香红茶,在国际上享有盛名。其香气如花似果似蜜,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