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态 > 正文

水稻“染绿”了沙漠边缘的十一团

时间:2022-06-11 | 作者:未知  | 来源:城乡信息参考 | 点击: 649 次

经济高质量发展|水稻“染绿”了沙漠边缘的十一团


  


      城乡信息参考网新疆讯特约通讯员 古丽米热 闫亚鹏 杨品文)塔里木河流经第一师境内广袤的土地,形成了独特的土壤特质和沙漠气候。地处塔里木河南岸、沙漠边缘的的十一团依托新技术和发展理念,种植耐盐碱水稻,为十一团增添了一抹稻田“绿”。


 


    “一定多关注稻苗长势,看看有没有水,有没有虫,肥料是否够充足,然后进行相应的护理,这样才能保证稻谷的产量……”69日下午,该团农业发展中心工作人员谢小云穿梭在稻田里,提醒着职工进行合理的稻田管理。“这个‘新稻11’的品种非常适合在缺水的盐碱地种植,可节约灌溉用水75%以上。不仅如此,这个品种产量也比较高,亩产量超过300公斤。”谢小云介绍,新品种具有耐盐碱、节水抗旱、优质稳产、省肥省药、绿色生态的特点,适应水稻绿色生产要求,是当前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的优质选择。

 

    果不其然,一畦畦翠绿的水稻,一行行茁壮的稻苗,长势喜人。

 

    在漫漫荒漠中,谋求绿色生存空间,是物质的角力,更是精神的对垒。如今的十一团生机勃勃,广阔的稻田,郁郁葱葱,随风摇曳。这里凭借得天独厚的沙漠气候和悠长的种植历史,引入天山雪水水灌溉农田,因地制宜,不断改良土地,尝试种植节水型耐盐碱地水稻。目前,该团水稻种植面积2170余亩,总产量65余万公斤,总产值180余万元,实现职工土地流转和返聘务工双向双倍增收。


 

    此外,该团在不断探索治理塔里木河流域荒漠化过程中,坚定不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以生态建设为基础,以节水灌溉为前提,把绿色发展作为推动生态环境治理的治本之策,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坚持走生态治理、产业振兴和民生改善相结合的路子,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进一步让产业融合成为激活乡村振兴的“引擎”,真正让荒漠沙山变成金山银山。

 

    “沙漠边有了‘水稻绿’,说明我们的生态环境在改善,生存环境在变好,日子也越过越好了。” 该团八连职工吴海东说。


责编:林夏     王慧

相关资讯

  • 点翠播绿描绘水山画卷

    城乡信息参考网:走进宕昌北部高寒区八力镇扎固新农村绿化点一片繁忙,干部群众个个热情高涨,人机配合,积极投入,三五成群,放苗、扶正、培土、压实、浇水,衔接有序,配合默契,整个植树现场洋溢着一种团结协作、......[详细]

  • 走进太阳沟南充生态农业观光园——推动农文旅融合

    城乡信息参考网:太阳沟生态农业园的蓬勃发展仅仅是农旅融合产业已成为群众就业创业、增收致富的下一步,太阳沟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将不断拓展“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持续推动具有嘉陵特色的农业、文......[详细]

  • 从传统法令中汲取环保智慧

    城乡信息参考网: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构建起系统的生态环保法律体系。我们要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从《四时月令诏条》等中国古代环保法律中汲取营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依法严格保护环境,坚持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