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城市越大,书房越小?

时间:2021-09-08 | 作者:未知  | 来源:城乡信息参考网 | 点击: 908 次

前不久,当当与易观联合发布《2021中国书房与阅读现状洞察》,报告数据显示,中国72.8%的家庭没有书房,人均书房面积仅0.65平方米。

 

城市越大,书房面积越小。一线城市近九成家庭没有书房,人均书房面积仅0.26平方米。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南京是全国人均书房面积排名垫底的五大城市:上海人均书房面积最低,仅0.23平方米。

 

拥有一间雅致的书房,供自己看书、写字、作文章,让心灵回归自由,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人生乐事。然而,中国72.8%的家庭没有书房,一线城市近九成家庭没有书房,城市越大,书房面积越小,这个调查结论让人有些意外,原来绝大多数家庭还没有实现“书房自由”。

 

不过,也有网友表示,这并不奇怪。房价那么贵,少一个书房,就少一笔经济负担。以目前的房价水平,在深圳、上海、北京实现书房自由需要花费七八十万元。如此高的书房配置成本,放在四五线城市,都可以购买一套商品房了!难怪四五线城市的人均书房面积可以接近1平方米,拥有书房的家庭占比在35%以上。

 

我们从“城市越大,书房面积越小”反思到的,不该只是房价高企,书房的诗意难以抵达现实;更应该思考,城市越大,阅读人群是否越少。大城市绝大多数人离“书房自由”很远,但离“读书自由”很近。事实上,城市越大,实体书店和公共图书馆也就越多,图书资源和阅读活动也就越丰富。上述报告也显示,各城市年均购书花费从500元到800元不等,大部分年轻人都能轻松实现“读书自由”。

 

所以,我们应该常常扪心自问:我读书了吗?我们,热爱读书吗?读书跟有没有书房,其实没有必然联系。在过去很长时间里,由于居住条件简陋,普遍没有书房,许多读书爱好者仍然读了很多书,因为他们的求知欲旺盛。然而在居住条件大为好转的今天,不少人反而缺少读书热情,即使有多余房间,宁做麻将房也不当书房。

 

事实上,对于喜爱阅读者来说,只要心中有书,哪里都是书房。上述报告同样显示,通勤、马桶、睡前、午休、早起和就餐等所在正成为人们的“第二书房”;在户外,咖啡厅与书店则成为人们最心仪的外部阅读场所。希望“书房难求”不要成为我们懒于读书的借口。(何勇海)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编:李讯       王睿

相关资讯

  • 陌上花开引客来

    城乡信息参考网:“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当油菜花海化为流动诗行,当樱花雨落在田间飞扬,纷纷“出圈”的乡村赏花游,既满足了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花意象的浪漫想象,又打造出体验感“拉满”的文化消费空间......[详细]

  • 文学传播不能只靠话题营销

    城乡信息参考网: 文学界近来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是:一方面,文学图书销量下滑;另一方面,又屡屡有作品燃爆市场,仅这几个月里就出现多次热销事件——刘楚昕获奖作品《泥潭》销量超40万册,邓紫棋科幻小说《启示......[详细]

  • 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要全方位展现中华文明

    城乡信息参考网: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