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舆情 > 正文

母亲献血200多次 女儿受感召“接力”献血

时间:2021-08-14 | 作者:未知  | 来源:城乡信息参考网 | 点击: 725 次



邓修齐正在献血,妈妈潘迎春在一旁和她交谈。通讯员肖莉娇摄

 

据长江日报讯(记者刘晨玮通讯员肖莉娇)89日,200次无偿献血者、武汉大学教授潘迎春再次回到她熟悉的武汉血液中心成分献血科。与以往不同,这次,她是作为一名志愿者来到这里,服务对象正是她的女儿、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的准研究生邓修齐。

 

今年22岁的邓修齐告诉记者,这是她第二次献血,参与献血是受到妈妈的影响与感召,“我妈妈已经献血200多次了,她很了不起!”邓修齐回忆,2008年冬天,9岁的她和妈妈一起坐公交车来到武汉血液中心,那是她第一次亲眼看到妈妈献血。尽管那时自己年纪小,但“长大后就参加献血”的愿望在心里埋下了种子。她解释:“妈妈只有左手臂符合采血条件,属于单手臂献血,更有难度,但她坚持多年献血没有中断。”

 

随着年龄的增长,邓修齐在陪同妈妈献血的过程中也慢慢了解到一些献血知识,得知有很多患者需要血液来挽救生命,她希望自己能和妈妈一样,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今年718日,邓修齐克服恐惧情绪,第一次参与成分献血,献出了2个治疗剂量的血小板,作为对读研之前的一次成长纪念,她说:“献过一次血后,我再也不害怕了。”

 

89日上午,邓修齐经过体检、化验,顺利捐献了1个治疗量的血小板。在她献血时,身为“秦义无偿成分献血感召队”志愿者的潘迎春如同平常服务其他献血者一样,给女儿盖上毯子,陪她聊天,“能为女儿献血做志愿服务,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邓修齐告诉记者,希望自己能带动更多人打消顾虑,加入献血队伍。记者了解到,邓修齐在大学期间就是一名优秀志愿者,曾参与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武汉马拉松比赛等活动,并获评赛事“优秀志愿者”称号。她说,只要身体允许,会一直坚持献血、参与公益活动。

 

在邓修齐休息的片刻,武汉血液中心成分献血科业务督导陈涵薇走上前,向潘迎春坚持言传身教表示感谢。潘迎春告诉记者,女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自己的影响令她欣慰,希望女儿能将这份爱心延续下去。

 

陈涵薇介绍,尽管夏日炎炎,仍然阻挡不了很多爱心人士无偿献血的热情。


来源:长江日报


责编:林夏    三丰

相关资讯

  • 聚焦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助推新时代改革开放行稳致远

    城乡信息参考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并对文化建设作出专题部署。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全会有关文化建设的部署要求......[详细]

  • “旅行者腹泻”用药有讲究

    城乡信息参考网:又到一年国庆长假,大家在放松身心、享受旅行的同时,也要警惕身体发出的健康信号。比如,有些人平时都好好的,一出门就爱闹肚子,这是怎么回事?今天,药师带您了解旅行者腹泻的那些事儿。...[详细]

  • 别让育儿假成“纸面福利”

    城乡信息参考网:育儿假是好事,但落实不了就只是“纸面福利”。推动育儿假的落地,一方面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逐步提升人们对这一假期的知晓度和接受度。此外,不妨通过一些典型维权案例的宣传,展现育儿假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