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舆情 > 正文

莫让美育体育成为另一种竞争焦虑

时间:2021-02-11 | 作者:未知  | 来源: 城乡信息参考 | 点击: 837 次

“体育中考将增加分值”“美术进中考将扩大试点”……自相关消息公布以来,舆论热度持续不减。在家长圈中,理解认可者有之,担忧焦虑者也不少。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实乃教育之本义。这些年,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就是树德增智、强体育美,补上历史欠账,提高综合素质。美育体育在中考的权重增加,只是具体的落地举措。但平心而论,在中考制度运行成熟的大背景下,增加科目或调整分值,绝非一件简单的事,每一点变化都会影响学生学业的整体安排。考试指挥棒的风吹草动,都牵涉千家万户,关乎教育公平,社会的关切、家长的忐忑实在情理之中。

 

纵观舆论,集中的争议点在于,这些改革是否会催生另一种“唯分数论”。如此担忧并非没有道理。从过往实践看,但凡某科目与选拔考试的分数简单挂钩,就会迅速被拖入“军备竞赛”。当年奥数能加分,孩子们恨不得“三岁能解微积分”;后来“跳绳纳入中考”,校外“跳绳班”价格暴涨;只是风传编程可能中高考加分,家长们就已趋之若鹜……可以想见,如果不能跳脱“分分必较、只求更高”的选拔逻辑,美育体育恐怕也将沦为比拼升级的“工具”,背离综合发展目标。此外,美育体育教育资源分布不均,且培训费用不菲,一旦“唯分数论”,还可能引发新的不公平。媒体调查发现,有农村学生就表示从小很少接触美术,担心“会很吃亏”。

 

让美育体育浸润孩子们的成长,当然是件好事。相较于口头倡导,考试指挥棒的调整更具指标意义。但也正因为如此,尤须全面评估新政策的溢出效应,警惕落地动作扭曲变形。比如,美育体育教育资源并不充裕,不同学校的相关教学水平差距较大,如何确保学生处于同一起跑线,而非靠校外“砸钱”培训?再如,考核方式是分档递增还是合格即可,引导学生合理安排、不走极端?尽可能广泛听取意见,更多元关照各种影响因子,不只盯着一两项“技能”,而是致力于培育学生们适应社会的能力和追求美好生活的态度,才能最终实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

 

有人将教育比作“静待花开的过程”,也有人说这是“带着蜗牛去散步”,侧重点不同,但莫不说明教育不应是一种急功近利行为。只有更丰富、更实际、更高质量的综合教育,才能给予孩子们自由生长的环境,减少家长们无谓的焦虑与负担。(汤华臻)

 

来源:北京日报


责编:陈莉     林夕  

相关资讯

  • 聚焦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助推新时代改革开放行稳致远

    城乡信息参考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并对文化建设作出专题部署。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全会有关文化建设的部署要求......[详细]

  • “旅行者腹泻”用药有讲究

    城乡信息参考网:又到一年国庆长假,大家在放松身心、享受旅行的同时,也要警惕身体发出的健康信号。比如,有些人平时都好好的,一出门就爱闹肚子,这是怎么回事?今天,药师带您了解旅行者腹泻的那些事儿。...[详细]

  • 别让育儿假成“纸面福利”

    城乡信息参考网:育儿假是好事,但落实不了就只是“纸面福利”。推动育儿假的落地,一方面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逐步提升人们对这一假期的知晓度和接受度。此外,不妨通过一些典型维权案例的宣传,展现育儿假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