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舆情 > 正文

两个耳光,两种境界

时间:2021-01-20 | 作者:未知  | 来源: 城乡信息参考 | 点击: 826 次

半月谈评论员 秦黛新

 

近日,“一记耳光”刷屏,引起舆论热议。据报道,河南济源市政府秘书长在机关食堂用餐时被市委书记当众掌掴,相关部门已经介入,正在调查事件的具体情况。虽然该事件目前暂无定论,但这记耳光引发热议的背后,体现了长期以来人们对“官僚作风”“特权现象”“一把手是一霸手”等一系列不良政治生态的厌恶与反思。

 

市委书记掌掴下属的这记耳光是某些领导干部霸道作风和官场陋习的表现,不论因何而起,这种行为本身就体现了一些干部在个人修养和品德作风上存在严重问题。透过耳光,人们不禁会想,这种素质的干部,对待下属尚且如此,对待群众又会如何?这样行为的干部究竟还能否保有共产党员的初心,还能不能为人民服务?一系列的质疑都伴随着响亮的耳光回响在人们的脑海中。

 

在事件持续刷屏中有媒体同时报道了另一则事件。在改革开放初期,某地委书记在看访一位老人时,得知这位曾为抗日战争做出过贡献的老共产党员在生病时竟然连半碗肥中带瘦的猪肉都吃不上。在汇报会上,这位书记深感自责,觉得自己有愧于人民,连群众一点不高的要求都无法满足,讲到激动时不由自主地给了自己一记清脆却沉重的耳光,打醒了多少干部麻木的心,让无数人热泪盈眶。

 

两位书记,两记耳光,折射出的是两种为官境界。

 

这两种耳光,一种因羞愧而起,一种因任性而发;一种是为了满足群众需求,一种是为了耍官威、维护领导特权;一种体现了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与担当,另一种则是官僚主义作风严重下的扭曲心理在作祟。

 

仅仅因为一记耳光,引发了群众“戳脊梁骨”的恶劣影响,也仅仅是一记耳光,体现的却是共产党员干部的担当作为与优良风范。领导干部因一时情绪打耳光很容易,但一记耳光打掉的可能是我们党长期以来积攒出的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心贴心的好感,甚至打掉的是政府树立起来的良好形象与公信力。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党员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问题绝不是小事,这不仅是每一个党员干部个人的品德私事,更是关乎治国理政的公事大事。党员干部中存在的官僚主义问题是对作风建设危害最大的毒瘤,亟需彻底铲除!


来源:半月谈网


责编:李迅      李彤

相关资讯

  • 聚焦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助推新时代改革开放行稳致远

    城乡信息参考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并对文化建设作出专题部署。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全会有关文化建设的部署要求......[详细]

  • “旅行者腹泻”用药有讲究

    城乡信息参考网:又到一年国庆长假,大家在放松身心、享受旅行的同时,也要警惕身体发出的健康信号。比如,有些人平时都好好的,一出门就爱闹肚子,这是怎么回事?今天,药师带您了解旅行者腹泻的那些事儿。...[详细]

  • 别让育儿假成“纸面福利”

    城乡信息参考网:育儿假是好事,但落实不了就只是“纸面福利”。推动育儿假的落地,一方面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逐步提升人们对这一假期的知晓度和接受度。此外,不妨通过一些典型维权案例的宣传,展现育儿假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