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东 > 正文

广东低风险区托养机构可不封闭管理

时间:2020-07-07 | 作者:未知  | 来源:城乡信息参考网 | 点击: 1062 次

日前,广东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挥办疫情防控组印发《残疾人服务机构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指引》,对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机构、辅具适配机构、寄宿型托养服务机构、社区康园中心、盲人按摩机构等不同类型残疾人服务机构疫情防控工作进行详细规定,要求各机构做好物资准备、人员健康管理及重点场所重点设施清洁消毒,完善应急处置方案。

 

针对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机构,要落实员工分类管理,建立进出人员登记制度,所有人员进入儿童康复服务机构前进行体温监测,减少后勤采购人员等物资采购频次,尽量采取送货上门等方式。

 

同时,合理控制人员密度,充分利用机构内空间,合理控制居住房间、活动室、游戏区等区域内护理人员和儿童数量。疫情期间,避免组织儿童集体性或聚集性活动,若必须组织集体性的活动,应安排在相对开放的空间,人与人间隔距离大于1米。根据员工、服务对象数量和场所等情况,可设置一定数量的临时医学观察点和单独隔离观察间。

 

在落实卫生管理方面,机构安排专人每日实行晨检和晚检。工作人员在护理儿童和婴幼儿的时候不得摘下口罩,如特殊需要,可以佩戴医用手套、穿特殊防护工作服。儿童乘坐电梯时应分批乘坐,并保持一定距离,避免儿童用手指皮肤直接接触按钮或电梯门。

 

对于残疾人辅具适配机构,各机构要设立入口唯一通道,入口和出口分列,安排专人负责安保和体温监测工作。对需要进行辅具适配的残疾人,采取预约服务。尽可能实施一对一适配服务,若同一房间有多位残疾人,应合理安排间隔距离。针对不能耐受戴口罩的残疾人,在满足疫情防控条件下,才提供上门适配服务。

 

全省残疾人寄宿型托养服务机构实行分区分级实行封闭式管理。疫情高、中风险地区的托养机构要实行封闭式管理,一线员工实行轮换制度,工作人员一律集中管理,不得随意出入院区。疫情低风险地区的托养机构可不实行封闭式管理。

 

在健康管理方面,做好托养对象健康监测,每天早、晚各测体温1次。尽量将托养对象分散在各个区域活动,避免将托养对象集中在一个区域,增加传播风险。通过采取减少桌椅摆放、间隔1米、错位用餐等措施,加大就餐者之间的距离。有条件的托养机构可为托养人员提供一次性餐具,实行分批次就餐。

 

来源:南方日报

 

 

责编:管理员

相关资讯

  • “包装式”落实,为何在基层屡禁不绝?

    城乡信息参考网:近年来,中央反复强调要“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杜绝“口号式、表态式、包装式”落实,正是对这类“重声势、轻实干”“重显绩、轻实绩”歪风的精准纠偏。政绩的底色在实干,经不起粉饰......[详细]

  • 饮用水是越纯净越好吗

    城乡信息参考网:真正影响我们健康的,并不只是“水越干净越好”这句看似朴素的常识。干净是底线,但健康是目标,适配才是关键。围绕“饮用水是越纯净越好吗”的疑问,我们不妨把视角从单一的“纯净度”拉宽到更立体......[详细]

  • 微调进餐顺序 给健康加分

    城乡信息参考网:传统的一日三餐,基本都是素菜、荤菜和主食同时进行,不太可能像试验研究中那样做到绝对的“素菜-荤菜-主食”的顺序,但是我们可以尽量地优化。以我个人为例,平时上班吃饭比较简单,一般先吃一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