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 > 正文

文学是一切艺术的母体

时间:2019-11-01 | 作者:未知  | 来源:城乡信息参考 | 点击: 808 次

   “文学是一切艺术的母体,戏剧是艺术的一种形式。”谈及文学与戏剧之间的关系,曹禺之女、剧作家万方29日在京说。

 

从《尤利西斯》到《金锁记》,从《许三观卖血记》到《骆驼祥子》,文学与戏剧之间一直有着不解之缘。在北京出版集团和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举办的“文学与戏剧”论坛上,剧作家万方、作家肖复兴、小说家宁肯、演员代表冯远征等艺术家探讨了文学与戏剧的关系、文学改编戏剧的经验等问题。

 

不论是柏林戏剧节、阿维尼翁戏剧节、爱丁堡艺术节等国际知名戏剧节,还是各国举办的戏剧展演,当下的戏剧舞台不乏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戏剧作品。特别是近年来,根据我国知名作家文学作品改编的话剧日渐强势,成为国内演出市场的重要组成。

 

“戏剧与生活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戏剧创作比以前更加活跃和自由,令戏剧这一艺术形式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其不同于传统艺术形式的力量,甚至对我的小说创作带来了许多灵感和启迪。”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宁肯说。

 

纵观中外,不少导演因执导小说改编的作品而在舞台上留下鲜明的个人印记。如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之于多金、伯恩哈德作品之于陆帕、陈忠实的《白鹿原》之于胡宗琪。在他们二次创作中,都注重了文本的思想诠释和精神升华。

 

“文学是戏剧不可撼动的基础。不论是国内还是欧美,观众买票进剧院就是为了看一个好的故事。”文艺评论家解玺璋说,但强调文学性还不够,也要注重舞台上的戏剧性,以实现文学性向戏剧性的转化,以立体的舞台形象彰显剧作的文学性。

 

对文学的品读、对文本的揣摩也能助演员的表演大放异彩。冯远征提到,在执导和主演北京人艺今年首部大剧场原创新剧《杜甫》时,为挖掘诗人杜甫的特质,呈现出一个现代人理解的杜甫,他曾从多本关于杜甫的历史书籍里汲取营养,越是读进去,越觉得这样的阅读应当更多。

 

“希望能有机会与知名编剧、年轻编剧多交流,希望更优质的文学作品、剧本能来给人艺,为我们舞台和演员提供源源不断的优秀中国故事。”冯远征说。

 

北京出版集团总经理曲仲表示,未来北京出版集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还将加强创作和创作者等方面的合作,并将在接下来每年的“北京十月文学月”期间开展文学与戏剧交流。

 

    在万方看来,相较于文学相对自我的表达,戏剧创作面临的是更为广泛的受众,在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里,如何抓住观众是剧作家必须考虑的。“希望文学与戏剧融合起来的生命,能让更多观众欣赏到。”万方说。


来源:新华网


责编:管理员

相关资讯

  • 使命感是创作最无法“外包”的

    城乡信息参考网:AI可以用一句提示生成旋律、歌词、编曲,完成整套制作流程;它可以模仿任意歌手的声音与风格,复刻审美而不需理解意义;它还可以24小时不休地产出作品,但这些作品却不需要署名,也无人对其负责...[详细]

  • 儿歌创作与推广新思路

    城乡信息参考网:在儿歌的创作与推广面临着优质作品匮乏、创作队伍青黄不接、市场商业化竞争激烈等不利因素的大背景下,《陈母问勇》的成功,为儿歌创作与推广的“如何破局”,提供了新思路。...[详细]

  • 娄底首届凤文化节城乡文艺大赛即将举办

    城乡信息参考网:在湖南伊世界人文发展中心、娄底市地域文化传承研究中心、娄底市绿色创新学会联合体的积极推动下,贵州君品习酒与大同伊家文化正式宣布,筹办娄底首届凤文化节城乡文艺大赛。...[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