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西 > 正文

北京出新政唤醒“睡城”

时间:2019-08-14 | 作者:未知  | 来源:城乡信息参考 | 点击: 1070 次

北京出新政唤醒“睡城” 打造10分钟就业服务圈

 

   中国青年报北京88日电(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见习记者石佳)“睡城”如何唤醒?北京市首次引入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公共就业服务,打破行政区划分割、打破户籍限制、打破线上线下区分,打造“回天地区”10分钟就业服务圈,推进职住平衡。

 

北京市回龙观、天通苑社区被合称为“回天地区”,是典型的“睡城”。据北京市昌平区人力社保局党组副书记姚海军介绍,回天地区现有近86.3万名常住人口,有“亚洲最大社区”之称。据统计,绝大多数的回天地区就业人口就业半径在10公里以上,每天要奔波近1个半小时去上班。

 

为推进职住平衡,依据《优化提升回龙观天通苑地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实施了“三个打破”尝试唤醒“睡城”。

 

一是打破行政区划分割。以回天地区中心为中心、10公里为半径,确定为回天职住平衡区域,其中包括朝阳、海淀、昌平的部分地区。在此范围内,搜集、开发企业岗位,有针对性地向回天地区推送劳动者。回天地区劳动者在享受市级各项促进就业政策的基础上,还可以享受户籍所在地相应促进就业优惠政策。

 

二是打破户籍限制。据统计,回天地区的常住居民仅有20%为本地户籍,“人户分离”现象突出。因此,把原来仅面向户籍人口的各项就业服务,扩展到在回天地区居住的所有常住劳动力,将他们全部纳入就业服务范围。   

 

三是打破线上线下的区分。除了组织常规的线下现场招聘会外,北京市首次在公共就业服务中引入社会力量参与,联合社会知名企业,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向回天地区劳动力提供精准就业服务。

 

   据悉,手机版“回天地区职住平衡”专区已上线。求职者可自行选择所在小区筛选职位,系统将根据与小区中心距离远近对职位进行排序,专区中收到的简历均会被标记“回天”标签,方便企业筛选和优先录用回天地区劳动者。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编:王浩    李坤

相关资讯

  • 一颗“致富薯”的丝路之旅

    城乡信息参考网:深秋的河湟谷地,晨雾尚未散尽,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南北山地区已是一片忙碌。随着挖掘机铁臂翻卷,一颗颗表皮光滑、芽眼浅少的“乐薯1号”“青薯9号”滚落田垄,农户们分拣、装袋、过磅,笑声在山......[详细]

  • 警惕养老服务消费陷阱

    城乡信息参考网:当前,我国养老服务消费需求日益增长,银发经济迎来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显示,养老服务消费中一些“坑老”“骗老”行为和不良营销手段时有出现。为更好满足老年人服务需求......[详细]

  • 网约车平台降抽成不是终点

    城乡信息参考网:日前,滴滴出行、曹操出行、T3出行等多家网约车平台集体发布降低抽成通知,其中,滴滴出行、T3出行将最高抽成降至27%,曹操出行则降至22.5%,引发关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