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态 > 正文

大运河千年文脉要流动起来

时间:2019-06-19 | 作者:未知  | 来源:城乡信息参考 | 点击: 813 次

    长期以来,大运河面临着遗产保护压力巨大、传承利用质量不高、资源环境形势严峻、生态空间挤占严重、合作机制亟待加强等突出问题和困难。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资源,加快推进北京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让大运河千年文脉“流动”起来,应注重以下八个问题:

 

一是与“一带一路”倡议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以及京津冀城市群发展规划全方位对标,并作为北京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路线图”的基本遵循,研判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北京市扩大开放的关联因素,着力发展大运河文化带的现代文化产业。

 

二是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北京市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管理引导作用,着力构建激发北京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相关部门应从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培育、现代文化产品流通组织等方面进行创新;适时、择地举办“大运河文化博览会”,使之成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抓手。

 

三是文化产业是融合一二三产业的综合性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性强,是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力量。北京市大运河沿线文化产业的发展应注重市场与政策互动,构建平行站位、同步发力的文化与科技、信息、旅游、体育、金融等产业的1+5”融合文化产业链,全面变革北京大运河文化带形态。

 

四是充分运用历史文化、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旅游等资源,不断推动精品创作生产,加大对原创精品的扶持力度,推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尤其应重视整合特色人文资源,打造文化产业品牌。加大旅游景点的文化融入和品牌营销战略,将区域特色的自然人文资源进行整体规划和开发利用,组织研究人员编写具有文化底蕴的景点介绍,突出地方特色旅游项目的知识功能和文化传承功能。应加快培育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新型文化业态,促进高新技术在文化创作、生产、传播和消费等环节的应用。

 

五是理顺北京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事权,避免多头管理。明确、健全大运河文化产品经营各环节的市场准入主体及进入、退出的条件以及机制,建立负面清单制度和行业禁入制度。完善税收调控制度和具体的大运河文化产业市场管理制度。积极发展行业协会制度,配套完善文化市场中的各类中介法律制度,实现文化产业的市场化规范运作。

 

六是秉持正确的保护理念,传承好大运河的历史文化价值,以文化建设为引领,带动生态、旅游和物流等领域建设,进而向世界展示北京市大运河的文化底蕴。加强对大运河的经济、文化、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等因素的梳理。同时,坚持以文化企业为主体,以文化贸易为主要方式,推动北京市大运河沿线优秀文化企业、产品和服务“走出去”。

 

七是重视以智库为载体整合高端人才智力资源,加快打造智库人才集聚为核心的智库产业。针对大运河公共政策、国家和地方战略的制定、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的落实,进行系统探索、研究、创新,提出战略建议。着力鼓励发展智库产业,提出并构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智库产业业态。

 

八是建议出台扩大和引导大运河流域城乡居民文化消费的办法,及时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和有效模式,不断释放文化消费需求,挖掘大运河流域文化消费潜力。充分发挥文化遗产资源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的重要作用。树立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新亮点新样板新标杆,让人民对大运河文化带发展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实现北京市大运河文化带、旅游带和生态带并行发展的新愿景。(王佳宁)


(作者系中国大运河智库联盟理事长、北京物资学院大运河研究院院长)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编:李霞   王娜

相关资讯

  • 点翠播绿描绘水山画卷

    城乡信息参考网:走进宕昌北部高寒区八力镇扎固新农村绿化点一片繁忙,干部群众个个热情高涨,人机配合,积极投入,三五成群,放苗、扶正、培土、压实、浇水,衔接有序,配合默契,整个植树现场洋溢着一种团结协作、......[详细]

  • 走进太阳沟南充生态农业观光园——推动农文旅融合

    城乡信息参考网:太阳沟生态农业园的蓬勃发展仅仅是农旅融合产业已成为群众就业创业、增收致富的下一步,太阳沟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将不断拓展“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持续推动具有嘉陵特色的农业、文......[详细]

  • 从传统法令中汲取环保智慧

    城乡信息参考网: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构建起系统的生态环保法律体系。我们要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从《四时月令诏条》等中国古代环保法律中汲取营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依法严格保护环境,坚持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