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教会孩子避险自救

时间:2019-06-14 | 作者:未知  | 来源:城乡信息参考 | 点击: 1067 次

    学习避险知识,还得多些实践和演练,方能临危不乱、成功自救。

 

最近,两个视频让人看着既揪心又欣慰。

 

深圳一名9岁女孩,乘坐电梯上行时,突然遭遇电梯下坠。她马上按下所有按钮,电梯从19楼渐次滑至1楼,女孩安然无恙。

 

江苏一名13岁的男孩,独自在家时遭遇火灾。看到客厅冒烟,他立刻躲进卫生间,将淋浴打开对准门缝喷洒,防止明火蔓延,同时大声呼救,最终被消防员安全救出。

 

这两个孩子的一系列操作,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临危不乱,果断自救,而且每一步都正确利落,毫不犹豫,难怪被网友称为“教科书式自救”。其中体现出的心理素质和应急知识,即便是有些成年人,恐怕也会自叹不如。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知识来自学习。一方面,现在很多学校通过设置课程、举行演练活动,普及各种应急知识。另一方面,社会机构、相关管理部门,也在通过各种途径、媒介,积极传播遇险时的处置办法。深圳那名女孩事后接受采访就说了,她的自救知识,是之前参观安全展览时学到的。另外,不少家庭也注重这方面的教育。

 

学习贵在应用。把铭记于心的应急避险知识,转化为危险来临时的行动力,这是关键。所以,对于避险知识的学习,不能纸上谈兵,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得多些实践和演练。比如,现在很多学校经常开展消防演习,有的自然灾害多发的地区会组织合成演练,都很好。应急避险方面的教育和实践,就是应该多多益善,争取形成条件反射才好。

 

    有研究者表明,小学是最适宜进行安全教育的时期。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儿童,相对容易接受安全指导,并能有意识地转化为行动,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受用一生。有的国家,公共安全教育就是从小朋友抓起,有的儿童在学龄前就接受过几个小时的安全逃生模拟教育,之后还会上各种安全教育课程,诸如消防课程、防震课程等,这样往往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古人说,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真碰上危墙了,咱也有办法自救、救人,那该多好。


来源:人民网


责编:林夕    晓宇


相关资讯

  • 德阳市政协“把脉”公共艺术融入城乡规划

    城乡信息参考网:近日,德阳市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赵敏一行在德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黄智的陪同下,深入市区开展“推进公共艺术融入城乡规划,高品质建设美丽宜居德阳”专项调研,聚焦多个重要点位......[详细]

  • 禄丰市实现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置

    城乡信息参考网:随着全市总投资2.4亿元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成投入使用,标志着禄丰城乡生活垃圾的一体化处置迈入快车道,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撑。...[详细]

  • 洪湖市正式实施城乡生活垃圾分类

    城乡信息参考网:目前,洪湖市正在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推广简便实用的投放、收集、转运设施,进一步提高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水平。推动出台地方性法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