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记录 > 正文

仅凭“孝心车位”换不来真心尽孝

时间:2019-04-11 | 作者:未知  | 来源:城乡信息参考 | 点击: 945 次

据杭州网报道,一位网友发帖称:杭州翠苑一区的孝心车位堪称有毒。社区里莫名其妙地划了几块地方变成孝心车位,然后又在车位上放牌子,本来小区车位就紧张,被他们这么弄就更加紧张了!社区也不知道是什么想法。旋即引来了网友关于该如何挽回孝心的讨论,也将这个曾引发过热议的孝心车位再度推到公众眼前。


翠苑一区是个老小区,老年人口较多,多数老人不与子女一同居住,为方便子女周末看望老人,社区开放了18孝心车位,鼓励子女常回家看看,多陪伴父母。开放时间是每周六、周日的早8点到晚7点。凡是周末来看望父母的子女,可提前与社区预约孝心车位,能得到最多免费停车5.5个小时的奖励


事实上,早在2017年该小区就推出了这一举措,当时就引发了争议,有人赞同,称能为孝聚能,有人反对,说是开错了药方。如今,两年时间过去,再度引发争议,说明这一做法并未全然深入人心,被人接受和理解。而从实际操作来看,杭州地区目前也仅止于该小区,并未出现蔚然成风的现象,这多少也说明了一些问题。


引发这一争议的背后,其实不仅仅是形式主义行孝的问题,其指向的是更深一层的有关公共资源的再分配问题。网友们讨论该不该设立孝心车位的背后,还是对于这一决策的合理性发出了质疑,此外,对以公共资源换取个别人的所谓孝心归位值不值当,也产生了怀疑。


很显然,社区的做法从初衷及其所设想的结果来看,都是无可指摘的。至少他们抓到问题的一鳞半角,认识到探望老人与车位紧张之间存在着些许逻辑关系,并意图解决这一对矛盾。从社区管理来说,这是一种正向积极的管理举措,值得肯定。只是他们尚未意识到,对缺的病症,他们开出的或许算不上一张好药方。


说白了,一个人要不要回来看望老人,与能不能停车没有太强的关系。正如有网友指出,如果一个人孝心很重,什么都无法阻止其探望父母的脚步,骑车、坐公交车,甚至步行,都是可选择、可以替代的方式。由此可见,设不设孝心车位,对于真正的孝子孝女来说是无关紧要的。


子女不回来看望父母,有其深刻复杂的社会因素。空巢老人现象是生产方式、就业方式,以及随之而来的价值取向发生变化的结果。如今在认识上,许多人都以物质尽孝代替了精神尽孝,甚至认为,只要在物质上满足了父母就是最大的孝。在这种错误认识指导下,子女探望父母自然变成了一件艰难的事。这绝非改变表层条件就能扭转的现状。


当然,小区送出孝心车位,也并非全然没有意义。这就像此前各地立法规定要常回家看看一样,起到的更多是一种提醒和动员的作用。试想,当这一孝心举措遍布所有小区,所形成的尽孝氛围至少能迫使为人子女去直面如何行孝的问题。从这点来说,如果能够处理好与其他业主在资源占用上的矛盾,虽有争议,这一做法却也是可以一试的。(张炳剑)

 

来源:光明网


责编:李丹     张慧

相关资讯

  • 把党的支部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城乡信息参考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历史担当,将党的支部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并取得显著成效。在党支部建设百年之际,系统地回顾和梳理党支部的发展历程及其......[详细]

  • 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要有新办法新举措

    城乡信息参考网: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要求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直面矛盾问题不回避,铲除顽瘴痼疾不含糊,应对风险挑战不退缩,......[详细]

  • 红色基因传承与乡村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

    城乡信息参考网: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经过历史的洗礼积淀下来的优秀成果,是革命精神和文化的宝藏,具有非凡的时代价值和历史价值。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新时代,红色文化融入创新创......[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