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保健 > 正文

摘掉“小眼镜”,从户外活动开始

时间:2019-04-05 | 作者:未知  | 来源:城乡信息参考 | 点击: 1108 次

  开学一个月来,不少学生发现,身边又一批同学戴上了眼镜,有些同学的眼镜片又变厚了。


“小眼镜”比比皆是,数据来得更为“扎心”。据统计,我国青少年近视率位居世界第一,中小学生近视患者超过1亿人。十多年前,青少年第一次近视高峰还多出现在初中阶段,而如今,这波高峰已经提早到了小学三四年级。这背后是一系列次生的负面效应。比如,我国在2012年因各类视力缺陷导致的社会经济成本高达6800多亿元,占当年GDP比重的1.3%。数字着实触目惊心,也让我们愈发深刻地意识到:如何守护好“未来之光”,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课题。


校园里为何“镜光闪闪”?说到底,除了极少数遗传因素外,更多是孩子们的眼睛承受了“不能承受之重”。揆诸现实,“重智育、轻体育”的思维依然普遍,兴趣班、补习班填满了孩子们的课后时间。加之如今的孩子是互联网的“原住民”,小小年纪就成了“低头族”的不在少数。数据显示,超过6成的儿童从4岁开始就接触电子产品,每天的时间在2小时左右,这显然是青少年近视普遍化的又一大“帮凶”。


摘掉“小眼镜”是项系统工程,但正如医生所言,“体育锻炼是目前最经济有效的近视防控途径”。其他暂且不谈,不妨先攻这一点。在为孩子的视力下滑愁眉不展之时,家长与老师能不能先确保他们每天活动1小时?如果总是一提起近视就长吁短叹、双手一摊,一提起户外活动又怕耽误功课、磕着碰着,那防近视问题恐怕永远无解。在不少国家,都出台了保护孩子视力的强制性举措。比如,澳大利亚儿童的日均户外活动时间是3-4个小时,德国学校则定期组织学生登高望远。别看这些举措不起眼,但这两个国家的近视率仅为1.3%15%。可见,玩耍对于孩子来说意义深远,至少可以帮助他们从繁重学业和电子海洋中探出头“透个气”,保养一下“心灵的窗户”。


当下,无论航空航天,还是精密制造,或是入伍从军,都对视力有着严格的要求。一味拔苗助长,牺牲了视力健康,到头来,孩子们看似完成了学习上的“抢跑”“领跑”,实际上却失去了未来发展的更多可能。“磨刀不误砍柴工”,不妨就从每天让孩子活动1小时开始,留给他们一双明亮、健康的眼睛,也留给他们一个更加光明的未来。(姜忠奇)


责编:管理员

相关资讯

  • 普及安宁疗护,需更多理解与配合

    城乡信息参考网:安宁疗护从试点走向普及,需要更多理解与配合。从患者家属的观念转变,到医护人员的专业培训;从支付机制的完善,到社会支持的强化……每个环节都需多方协同。唯有如此,才能让更多终末期患者在生命......[详细]

  • 悄然走红的“养雌粉”,是养生新方还是健康陷阱?

    城乡信息参考网:最近,“养雌”的概念悄然走红,宣称可以改善经期不适、久备不怀、面色苍老、更年期不适等问题的“养雌粉”成了不少女性钟爱的食养产品。南京市妇幼保健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苗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详细]

  • 体重管理,并没想象中那么难

    城乡信息参考网: 不久前,中华预防医学会医疗机构公共卫生管理分会发布的《成人健康体重管理白皮书(2025)》(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73%的受访者表达了体重管理期望,64%愿意付诸努力,真正行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