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 > 正文

同吃同住同劳动  深入群众显真情

时间:2017-11-30 | 作者:未知  | 来源:城乡信息参考网 | 点击: 1279 次

    城乡信息参考网新疆讯:(谢新宇)做好新疆工作,关键在党,根本靠坚强的干部队伍、严密的基层组织体系、管用的群众工作机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办公厅驻喀什英吉沙县色提力乡吾斯塘博依村工作队围绕总目标,全面落实自治区系列维稳“组合拳”,按照喀什地委、英吉沙县委关于做好群众工作的要求,积极开展“同吃同住同劳动”活动,俯下身子倾听贫困群众心声,挽起袖子与群众共同劳动,真心诚意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实地解决贫困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工作队迅速行动,掷地有声。11月27日,村党工委立即召开专题会议,把“四老”人员、党员、贫困户等家庭作为“三同”对象,通过开展“同吃同住同劳动”服务基层群众工作,用驻村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影响广大各族群众,达到“感动一个人、影响一家人、温暖一片人”的目的。工作队强调,开展“三同”活动是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迫切需要、贯彻落实新疆总目标的重要举措,是做实群众工作的必然要求、转变干部作风的现实需要,驻村党员干部要聚焦总目标,持续抓好“四句话”“4+1”,以“三同”活动为抓手,带着问题、带着责任、带着感情深入农民家中,听民意、察民情、解民忧,多角度、多层面、多方位了解村民真实情况和群众心声,确保服务基层群众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不留盲区。

 

    驻村干部、乡派干部与下沉干部按照3--4人一组,采取民汉搭配的方式组成3个小组,同群众一起下地劳动,回家同吃一锅饭,夜宿一个屋檐下,成为相亲相爱相助的民族团结“一家人”。“三同”工作中,驻村干部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自带生活起居用品,尊重群众生活习惯,按照早餐10元、午餐和晚餐各20元的标准提前向农户交纳伙食费,给群众留下好印象、树立好导向、赢得好口碑。在同吃上,驻村干部和群众一起从原材料到餐桌全程动手做饭,从细微处体现为群众服务。在同住中,驻村干部与群众住在一起,唠家常、做家务、讲卫生和规整房前屋后,通过一个个微行动,教育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断改变“脏乱差”的现象。特别是利用集中居住这一有利时机,用群众“包谷馕”式的语言借助群众得到的实实在在的实惠,用身边人说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特别是把宣讲党的十九大与当前开展的土地流转、脱贫攻坚、冬季植树等统一起来,将党的恩情细化、实化、通俗化、具体化,让群众感恩党的恩情、看到脱贫的希望、增强致富的信心。在同劳动中,驻村干部与群众一起走田间、蹲地头、干农活,结合农牧民生产生活、农村土地、教育卫生、兜底保障等与大家息息相关的各类惠民政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讲清楚、讲明白,让群众听得懂、能领会,使党的十九大精神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紧紧围绕“八个一”要求,驻村干部与各族群众手拉手、心连心、交朋友,为困难群众解决最关心、最突出、最迫切的难题,帮助各族群众捡棉花、掰玉米、打农药、果树涂白,为村民家庭老化的电线进行重新布置,共同打扫庭院卫生、美化生活环境等,进一步加深了了解、增进了感情、密切了干群关系,让群众切身感受到“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温暖,感受到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伟大祖国好、民族团结好,切实把各族群众紧密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筑牢党在基层的执政根基。

 

    “让驻村干部面对面倾听群众诉求,心贴心解决群众困难,以真学真转真促的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新思想的要求,是了解群众生产、生活困难的有效途径,也是让机关党员干部珍惜工作机会和终生难忘的一次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工作队队长、村党工委书记文中玉说:“驻村干部只有用真心付出,群众才会和你掏心窝子;只有双脚带泥,才能听到群众实话真心话;只有朝夕相处,才能真正地理解群众;只有掌握方法,群众工作才能事半功倍;只有与时俱进,才能使群众工作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才能得到群众真心的信任与拥护。”

 

    在“三同”活动中,驻村干部深入基层真诚倾听群众心声呼声,真情关心群众生活疾苦,真心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切实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民族团结一家亲”、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与“三同”活动有机结合,进一步锤炼了驻村干部意志、锻炼了干部毅力、转变了工作作风、提升了做好群众工作的素质和能力。

 

 

责编:三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