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正文

太湖开捕:水更清鱼更肥

时间:2013-01-28 | 作者:消息  | 来源:网络 | 点击: 1273 次

  中新网成都8月22日电 记者从此间召开的“中国生态智慧与低碳乡村建设媒体论坛”上了解到,中国首个低碳生态乡村——“红十字乐和家园”已在四川地震重灾区彭州通济镇大坪村初具规模。该乡村独创具有生态文明、城乡互助、传承文化、节能减排的共生、现代、低碳模式,为当地两百余户受灾民众带来了一个节能、和谐的新乡村。

  该村位于四川龙门山脉南段一座海拔一千六百米的高山上,汶大地震造成全村百分之九十的房屋倒塌。灾后,当地政府、村民与北京地球村等民间公益团体、诸多爱心人士一起将重建低碳生态新村作为尝试目标。“减少碳排放,低耗能建筑是基础。”著名生态民居设计师、西安建筑科学大学教授刘加平说:“该村民居全部采用低耗能建筑材料,并将适应当地气候、就地取材的生态建筑经验运用于其中,有效达到了低能耗、建筑美观、舒适性强的标准。

  此外,该乡村产业结构也有异于震前。该村尝试的生态旅游、有机农耕、手工工艺、度假养生、国学研习等五种新思路为受灾民众带来了新体验。“经过努力,目前村子里村民自己种植的有机蔬菜销路一线‘飘红’,自己绣出的手绢已经推广到城市千家万户手中,可有效减少餐巾纸的使用,从而达到减碳的目的。” 北京地球村乡建中心工作人员米莱告诉记者。

  据介绍,此低碳生态乡村的环境管理模式遵循了顺应自然、珍惜自然的法则;并大力推广水源保护、节能灶以及垃圾分类,村民已自发成立生态协会保护自己的家园。其模式发起人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主任廖晓义表示:“心灵的环保才是最重要的环保,心灵的乐活才是最重要的乐和。”她说,“希望这个新模式乡村不仅能造福灾区的乡亲,也能为城市乐和族提供一个返璞归真的心灵家园。”(完)

相关资讯

  • 磷石膏综合治理:一场点“渣”成金的绿色魔法实践

    城乡信息参考网:在美丽中国建设的壮阔征程中,贵州省黔南州福泉市的磷石膏故事仍在继续书写:它可能成为城市建筑的“绿色筋骨”,可能化作农田沃土的“有机养分”,更将成为新时代发展理念变革的生动注脚,引领更多......[详细]

  • 东南大学团队破译心脏发育密码

    城乡信息参考网:在生命起源的奥秘中,胚胎发育始终是深受关注的谜题之一。中胚层和内胚层器官原基的精确定位及形成机制成了困扰学界百年的“世纪难题”。如今,这一僵局被中国科学家打破。18日,东南大学林承棋、......[详细]

  • 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的着力点

    城乡信息参考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产物,自1984年创立以来,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发展。1994年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开启了互联网和信息化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运而生。伴随互联......[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