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 > 正文

让五保户请吃饭,馋嘴长在了漏洞上

时间:2016-10-14 | 作者:未知  | 来源:中国城乡新闻网 | 点击: 1294 次

四川资阳市安岳县白塔寺乡增花村一位村民拨打华西都市报“监督进行时”热线,反映村民到村里办事,村干部均会暗示请吃饭或者送红包。该村一位小组长直言,办事请村上、乡上“领导”吃饭已成为该村的“风俗”。村里63岁的孤寡老人钟广福,为了申请计划生育家庭特别补助,花了600多元请村、乡干部吃饭、买烟。这些钱,是这位老人靠编背篼好几个月才积攒下来的。(1013日《华西都市报》)

 

村干部的一张张馋嘴蚕食了国家的好政策,蚕食了贫困人群本该享有的福利。最为可气的是,就连五保户这样的家庭也不能幸免。

 

让五保户请吃饭,馋嘴究竟长在了什么地方?笔者以为,这张馋嘴长在了一个个的漏洞上。

 

其一,长在了补助审批的漏洞上。国家的政策是好的,就是为了照顾那些弱势群体,每年都会下拨一笔数目不小的资金。如果这笔资金能够全部送到弱势群体的手里,就能发挥巨大的作用。遗憾的是,由于审批方面存在的漏洞,也就出现了让五保户请吃饭的悲催。所谓的审批,其实基本上处于基层干部说了算的境地。谁能获得各种资金的帮扶,在基层已经是村级干部一言九鼎了。

 

其二,长在了资金管理的漏洞上。帮扶资金的管理漏洞很大。最近这几年发生的资金被冒领、借用、贪污的事件很多。钱究竟去哪儿了谁也说不清楚。国家拨付的资金,在层层下拨的时候被雁过拔毛,到了百姓的手里就寥寥无几了。当资金管理漏洞多的时候,当究竟有多少资金流向弱势群体手里不好核实的时候,也就出现了村级干部的嚣张。因为给与不给一个样,给多给少一个样,资金管理的漏洞张开了口。

 

其三,长在了标准不一的漏洞上。贫困户的标准是什么?福利发放的标准是什么?政策覆盖的范围是什么?基层百姓很难知道详细的信息。而且标准也是不一的。在这个村里是这个标准,在那个村里是那个标准。当标准成为弹簧的时候,基层干部的权力就更大了,让谁享受政策的照顾,他们说了算。这种情况下谁不巴结村干部?

 

我们还往往知道一种情况,村里谁享受了低保,其他人不得而知。有的时候村干部会将福利给予自己的亲属,老百姓也不知道。这就是信息的不透明造成的。

 

让五保户请吃饭,那张馋嘴咋就闭不上?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这张馋嘴长在了巨大的漏洞上。“请干部吃饭成风俗”的歪风邪气不能宽容。


责编: 琳曦 晓东

相关资讯

  • 金融活水润泽 中国制造向新

    城乡信息参考网:近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到2027年,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金融体系基本成熟,产品更加丰富......[详细]

  • 票根经济,赛事“出圈”激活城乡消费新动能

    城乡信息参考网: 基于这一逻辑,那一张张票根串起的不仅是消费,更是文化。当游客因文化吸引力对赛事举办地展开深度探索,建立长久的情感连接,眼下的流量繁华,就真正成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繁荣的“留量”价值。...[详细]

  • 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

    城乡信息参考网:铭记抗战历史,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十四载浴血抗争的历史,不是仅存于史册的苦难叙事,而是中华民族理想信念的淬炼熔炉。从赵一曼烙铁下的沉默到杨靖宇胃中的草根,从竹签镣铐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