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 > 正文

镇雄仁安医院:织密精神健康网 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时间:2025-10-11 | 作者:未知  | 来源:城乡信息参考 | 点击: 359 次

    城乡信息参考网云南电近日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在推进“全面小康”的进程中,精神障碍患者作为特殊群体,更需要社会的理解、包容与支持。如何实现“发病能治疗、外出有监管、居家能服药”?镇雄仁安医院精神科通过精神障碍患者网格化管理模式,交出了温暖而有力的答卷。


一、风雨无阻:送药上门暖人心

“最后一公里”是患者康复的最大障碍。仁安医院精神科团队主动服务:

1. 服务进家门:医护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街道村社,将药物精准送到监护人手中。

2. 天堑变通途:无论烈日、暴雨还是大雪,都挡不住他们的脚步。一次次跋涉,送去的不仅是药品,更是“一个都不能少”的承诺。一位老护士说:“有些患者发病时有攻击性,说不怕是假的,但想到他们无药可用的痛苦,我们肩上担的是生命。”






二、沟通无界:三方协作筑屏障

患者稳定离不开家庭、基层医疗与专业力量的协作。仁安模式打通沟通渠道:

1. “铁三角”沟通群:医生、村医、家属实时在线,病情变化随时报、用药疑问即时答、难题协同解。

2. 闭环管理保安康:患者病情波动时,家属可第一时间联系村医和医生。村医迅速处置,医生远程指导或启动绿色通道,确保“发病能治疗”;通过信息互通,减少“外出无监管”风险;定期反馈保障“居家能服药”。一位家属感动地说:“现在有问题随时有人管,心里踏实多了!”



三、仁心守护安康路

    镇雄仁安医院的网格化管理,是“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生动实践。它用脚步跨越障碍,用联结打破孤岛,用协作守护尊严。这张关爱之网,不仅兜住了患者的健康底线,照亮了他们回归社会的路,更夯实了“全民健康”的基石。关爱精神健康,需要理解与接纳同行,方能携手迈向无缺憾的小康彼岸。

编辑:马文富

审核:安远洪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