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微视 > 正文

滁河水体污染背后 治理污染更要整治作风

时间:2024-07-06 | 作者:未知  | 来源:城乡信息参考网 | 点击: 3957 次

【央广网评】滁河水体污染背后 治理污染更要整治作风

 

   总台独家报道的滁河水质污染事件有了最新反馈。28日,安徽省委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安排污染治理和追责问责工作。其中特别指出,此次事件本可避免,但一些干部在处置过程中心存侥幸、乱作为,面对问题遮遮掩掩,总想蒙混过关,造成小事拖大、大事拖炸。29日,联合调查组发布的最新通报称,目前,全椒县委主要负责同志已被免职,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调查。

 

    从当地公布的情况来看,这起并不复杂的污染事件,最终却闹得全网皆知、县委主要负责同志被免职的地步,教训不可谓不深刻。其表面上是由于个别干部面对媒体采访时的言行而引发社会关注,但根本上还是因为其背后所暴露的干部作风问题,令人震惊。譬如,面对河水污染造成的大量鱼虾死亡,一些市民通过滁州市12345反映,自称没有参与过问题处理的工作人员却成了“承办人”;当地民众担心污水是否具有毒性,期待生态环境部门的水质检测结果能够给出专业答复,当地生态环境部门负责人却大言不惭地表示“没看到哪个法律法规要求必须做毒性分析”;“再有两个月就要退休”的水利部门相关负责人则直言,“不该过多地问这些事情”……这些做派之下,个别干部“事不关己”“蒙混过关”的心态一览无余,不仅暴露出对环境问题的严重轻视,更折射出对公众利益的不作为、乱作为已到了麻木的程度。

 

    可以说,从污染源控制不力,到应急响应不及时,再到盲目决策、责任意识淡薄,是种种人为因素和作风问题的叠加,让一起原本并没那么复杂的污染事件最终“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如果说一次污染事件污染的是一片水域,那么,作风不正“污染”的却是整个防治和应对污染的“指挥棒”,其带来的后果严重得多。

 

   因此,当地在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加强监管、强化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加强背后的作风建设,真正实现干部作风和治理生态的重塑。一方面要敢于动真碰硬,遏制侥幸心理,让那些“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的“官混子”混不下去,及时出清;另一方面要强化责任监督,切实增强履责意识。像此事中,河水污染已造成大量鱼虾死亡,地方民众也多次投诉举报,都未能触动有效的地方治理行动,这表明至少在一定范围内出现了监督失灵的问题。对此,当地加快完善和激活基层监督体系与效力,应该有实质性突破。

 

    治理污染,也要先治好作风。这起案例,为此增加了现实注脚,也应该为更多地方敲响作风治理的警钟,真正让“实干、实为、实做”的作风充盈在每一个环节。(央广网特约评论员 朱昌俊)


来源:央广网


责编:陈慧     茹冰

相关资讯

  • 以党性鉴别“政治体检” 严把选人用人三大关

    城乡信息参考网:干部队伍素质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衰。选人用人要加强党性鉴别,注重考察干部的境界格局和忠诚度廉洁度。选人用人是政治生态的核心要素、事业发展的根本支撑。必须将党性鉴别贯穿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详细]

  • 历史无声 档案为证

    城乡信息参考网: 时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吉林省档案馆精心编纂《初心如磐——档案中的东北抗联英雄》(长春出版社,2025年)一书,以此铭记历史、缅怀先烈。1931年九一......[详细]

  • 《以法之名》:检察剧类型化探索的得与失

    城乡信息参考网:在近年《狂飙》《破冰行动》《扫黑风暴》等一系列扫黑除恶剧取得市场成功后,被誉为年度“尺度担当”的《以法之名》首次以“刀刃向内”的方式,对已有扫黑剧进行破局,在开播后收获好评和高热度。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