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保健 > 正文

让教育均衡的阳光普照城乡

时间:2016-09-30 | 作者:未知  | 来源:中国城乡新闻网 | 点击: 1153 次

办学条件异常简陋,师资力量严重缺乏,县乡高中负债严重……929日上午,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分组审议了省政府关于全省农村基础教育情况的报告。审议中,委员们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聚焦当前突出存在的城乡教育不均衡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将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

 

现状

 

尽管近年来我省先后实施了农村基础教育学校“校安工程”、“合格学校建设工程”等重大工程建设计划,但城乡办学条件依然差距巨大。据统计,目前全省仍有7000多所农村非完全小学和教学点普遍没有文体室、电脑室,学生活动、锻炼场所严重缺乏,教室、课桌椅等教学场所和设备设施都相当陈旧,难以满足教学和学生生活需要。

 

新化县明德学校有学生3500多名,却只有一个男、女蹲位各20个的临时厕所,一到课间休息时,厕所外面便排成了长龙,经常有学生因上厕所而影响了上课,有的学生因此在学校连水都不敢喝。至于前两年便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寄宿学生“两人共张床”现象,在当地依然存在。该县上团镇一所寄宿制学校由于建设规模不足,学生宿舍紧张,寄宿学生仍然是两个人共1个床位,而且还有很多学生无法寄宿,家长只能在学校附近租房陪读,加重了学生家庭负担。

 

声音

 

董岳林委员:农村基础教育是目前我省教育工作的突出“短板”,要把教育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把完善农村地区教育基础设施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手段,进一步明确标准,大力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建议省政府将农村基础教育重大工程建设统筹纳入各级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予以部署和督促落实,并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将完成情况纳入各级政府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以最严格的考核,督促各级政府加快农村基础教育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

 

科学配置教师编制,提高农村教师待遇

 

现状

 

在东安县芦洪市镇中心小学,由于没有教师宿舍及周转房,部分教师每天要从20多公里外的永州城区赶到学校上课,工作生活极为不便。而位于新化县城区的铁牛小学,12名老师共用1间仅8平方米的办公室,以致部分老师连一张专门用于备课的办公桌都没有,只能轮流使用。

 

工作生活环境较差,工资待遇偏低,是当前农村地区教师普遍面临的问题,由此导致农村优秀教师流失相当严重,新教师补充也非常困难。如安化县近3年来共有45名普通高中教师辞职离职;新化县教师历年累计缺员已达三、四千人,今年虽然想方设法招进600多名新教师,却仍无法填补教师因退休、调离、休假产生的刚性缺口。

 

农村教师的流失也导致学科结构不合理,农村学校普遍缺乏理、化、音、体、美等学科教师,不少学校科学、艺术、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因无人能教而难以开课,使学生在“起跑线”上就输了一步。

 

声音

 

刘路平委员:农村教师缺乏,直接影响农村学生健康成长。必须大力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科学配置教师编制,并适当提高省级财政奖补标准,按学科专业紧缺程度对各地公费定向师范生进行奖补,以提高各地送培积极性,解决好农村学校部分专业学科教师短缺问题。同时,切实落实和逐步提高农村教师待遇,使农村教师平均工资待遇适当高于本地城区教师和公务员工资的平均水平,并解决好工作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以拴心留人。

 

转移付息责任,解决县乡普通高中债务负担

 

现状

 

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在今年的一次调研中发现,由于之前底子薄,财政投入不足,使得许多县乡高中在发展过程中依靠借贷,以致当前负债严重。如益阳33所普通高中目前负债总额为5.79亿元,校均负债1700万元以上。

 

沉重的债务负担,导致学校大幅压缩日常运转开支,甚至将教学设施设备的更新维护、图书及报刊资料的订购、教研教改活动支出等教学开支尽量压缩至最低限度,严重影响了学校教学质量。沅江市一中由于债务压头,电教设备超过10年无法更新,实验室破旧不堪,图书馆近10年没有按要求补充足够的新书,17名骨干教师也因福利待遇低而流失到省市其他名校。

 

声音

 

宋甲武委员:债务负担是影响县乡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省政府应高度重视,全面清理、审计和锁定现有债务,将已有负债的付息责任转移到财政部门来承担,并全面禁止普通高中自行负债。同时,各级政府应落实教育经费法定增长要求,落实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费、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教育资金等政策,并重点向农村倾斜,按标准足额拨付学校公用经费,多渠道筹措教育建设工程项目经费,保障建设项目顺利实施。


来源:湖南日报



相关资讯

  • 普及安宁疗护,需更多理解与配合

    城乡信息参考网:安宁疗护从试点走向普及,需要更多理解与配合。从患者家属的观念转变,到医护人员的专业培训;从支付机制的完善,到社会支持的强化……每个环节都需多方协同。唯有如此,才能让更多终末期患者在生命......[详细]

  • 悄然走红的“养雌粉”,是养生新方还是健康陷阱?

    城乡信息参考网:最近,“养雌”的概念悄然走红,宣称可以改善经期不适、久备不怀、面色苍老、更年期不适等问题的“养雌粉”成了不少女性钟爱的食养产品。南京市妇幼保健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苗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详细]

  • 体重管理,并没想象中那么难

    城乡信息参考网: 不久前,中华预防医学会医疗机构公共卫生管理分会发布的《成人健康体重管理白皮书(2025)》(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73%的受访者表达了体重管理期望,64%愿意付诸努力,真正行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