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 > 正文

抓住“在线观赛”市场机遇

时间:2022-10-15 | 作者:未知  | 来源:城乡信息参考网 | 点击: 1273 次

【文体市场面面观】抓住“在线观赛”市场机遇

 

如今,越来越多体育迷选择在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上在线观看体育赛事。近日,继哔哩哔哩、快手首次加入美国职业棒球赛 2022季后赛直播阵营后,微博也成为中超联赛官方社交媒体平台,引发网友关注。

 

流媒体平台为什么成为体育赛事的传播阵地?最直接原因是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伴随移动网络的提速降费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短视频、直播等行业迎来飞速发展。5G、云计算、高清4K等技术也为直播画面的实时性、清晰度提供了强大支撑。可以预见,技术进步将使更多体育迷转向线上观赛。

 

流媒体平台为体育爱好者带来个性化观赛体验。传统媒体在单一选择机制下,不能很好满足观众对赛事解说多样化的需求。在北京冬奥会期间,一些流媒体平台凭借个性鲜明、深入浅出的解说频频破圈。平台能发挥新媒体优势,挖掘体育达人、网红主播等参与解说,通过爱好者自发参与,增加赛事趣味性,也让观众对解说服务有更多选择。

 

观看比赛是一种分享式体验,随着年轻一代体育爱好者的成长,他们对体育赛事的需求不再满足于围观,更希望参与。流媒体平台的弹幕、留言等功能增强了用户的临场感和参与感,而弹幕也有利于赛事形成持续热度。

 

体育赛事IP蕴藏巨大的商业价值,是体育产业链条上的关键环节。因此,众多国际知名互联网企业纷纷布局体育赛事转播。体育传媒市场的变化对平台和赛事来说都是重要机遇。一方面,借助流量巨大的新媒体平台,可以扩大体育赛事的收视数据,从而扩大赛事IP的商业价值。另一方面,平台也需要更多优质的赛事去丰富内容矩阵,实现美誉度与知名度齐飞。

 

不过,顶级体育赛事的转播权价格高昂。近年来,流媒体平台一掷千金购买体育赛事版权,热门赛事能带来平台的瞬间曝光,但随着赛事结束,平台很可能陷入“人走茶凉”的尴尬。由于对赛事版权的商业开发不足,也导致平台投入大、变现难。长远看,平台只有将流量红利转化为商业红利,才能保持对赛事版权的持续投入,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例如,在版权合作的基础上,平台可以进一步挖掘赛事衍生内容,开发体育赛事周边等,满足体育爱好者更多元的需求。

 

我国体育产业已显现出巨大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在线观赛蓬勃发展有助于点燃全民运动热情,把握这个机遇,无论是对平台还是相关企业而言,都一定能实现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赢。 (姜天骄 来源:经济日报)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责编:钟静    李薇

相关资讯

  • 金融活水润泽 中国制造向新

    城乡信息参考网:近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到2027年,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金融体系基本成熟,产品更加丰富......[详细]

  • 票根经济,赛事“出圈”激活城乡消费新动能

    城乡信息参考网: 基于这一逻辑,那一张张票根串起的不仅是消费,更是文化。当游客因文化吸引力对赛事举办地展开深度探索,建立长久的情感连接,眼下的流量繁华,就真正成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繁荣的“留量”价值。...[详细]

  • 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

    城乡信息参考网:铭记抗战历史,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十四载浴血抗争的历史,不是仅存于史册的苦难叙事,而是中华民族理想信念的淬炼熔炉。从赵一曼烙铁下的沉默到杨靖宇胃中的草根,从竹签镣铐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