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态 > 正文

城乡生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城乡生态环境更优美

时间:2022-08-29 | 作者:未知  | 来源:城乡信息参考网 | 点击: 1238 次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着力治理环境污染,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城乡生态环境更优美  

 

相关部门采取截污生态治理等方式让建邺区忠字街旁的无名水道水变清了臭味也闻不到了一片片绿植和一排排喷泉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南京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记者 冯芃摄

 

【总书记说】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治理,精心组织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水土保持等重点工程,实施好草畜平衡、禁牧休牧等制度,加快呼伦湖、乌梁素海、岱海等水生态综合治理,加强荒漠化治理和湿地保护,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在祖国北疆构筑起万里绿色长城。

 

【政府工作报告原声】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着力治理环境污染,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代表委员感言】

 

全国人大代表、盐城市耕地质量保护站站长秦光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进污染防治取得更大成效,携手行动,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这让人倍感振奋。作为土壤环境保护工作者,我对土壤污染防治最关心。民以食为天,土壤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衣食之源,建议尽快制订耕地质量保护法规,禁止违法向耕地排放有毒有害工业、生活废水和未经处理的畜禽粪便,杜绝占用耕地倾倒、堆放城乡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医疗垃圾、工业废料及废渣等固体废弃物现象,对已污染的土地,耕地质量管理机构应当根据“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组织污染耕地改造、改良和修复工作。

 

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所长薛建辉:近五年,国家在建立生态主体功能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举措,对土地资源、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有了严格限定,这有助于国土资源空间的合理规划和应用。此外,现在干部的离任审计中还包括对自然资源利用情况进行审计,考查经济社会发展是否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这有助于进一步强化各级干部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理念。建议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强化环保监督职能,环境监测数据要用同一套系统、基于统一标准,更客观公正地反映环境问题;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可借鉴水污染治理中河长制、湖长制这种责任制的治理模式,做到更加精准和细化。环境保护也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每一位居民都要主动参与到绿色生活中去,共同保护好优美的生态环境。

 

南京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记者 刘晓 许琴 徐智明 本报北京312日电

 

攻守兼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2日,南京市召开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动员大会,动员全市上下以更高的站位践行“两山”理论,以更大的决心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更实的举措推动生态环境高质量,努力建设生态宜居之城、美丽幸福南京。前不久,2018年南京市环境保护目标任务下发,108项重点工作紧扣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治理环境污染,留住青山绿水,近年来,南京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既有攻也有守,生态环境显著改善,让市民切身感受到绿色福祉。

 

攻:水陆空立体治污,向污染宣战

 

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南京263”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周宁晖就忙碌起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动员大会要求,今年要以更大力度开展“263”专项行动,“今年的任务已经明确了,时间紧任务重。”周宁晖说。和周宁晖一样,“263”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所有的专职工作人员已经习惯了这种快节奏——每天都有组员到各区暗访、督查整改情况,检查各个区工作开展进度。“263”专项行动是针对南京环境污染的薄弱环节开展定向整治,“省里定下了4年计划3年完成的目标,今年是关键的一年。”周宁晖说,今年南京“263”专项行动的目标个个都是“硬骨头”:煤炭消耗削减250万吨以上,关停化工企业40家,市、区垃圾分类收集设施覆盖率达到50%,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50%行政村,全市域基本消除黑臭水体……为了确保完成任务,行动领导小组已经倒排任务,把目标分解到每一周,“周周都要总结。”

 

37日,南京市环保局发布通告,从415日起,在本市划定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区域,南京长江四桥、南京绕越高速公路东南段、南京长江三桥、宁淮高速公路、绕越公路东北段及其合围区域内禁止使用排气烟度超过国家规定等限值标准的装载机、挖掘机、叉车等机械,违规使用将进行重罚。这是南京首次明确非道路移动机械禁用范围。从开展PM2.5源解析,整治重点污染企业,提高机动车排放标准,到现在治理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南京治理大气污染排放正在向科学化、精细化推进。

 

向污染宣战,出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及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南京步步为攻,已经形成水陆空立体治污体系。

 

守:保护生态红线区,留住绿水青山

 

今年的环境保护目标任务明确了108项重点工作,其中有不少都和生态保护、生态修复有关,比如要求实施生态红线区域整治、保护修复自然湿地、实施矿山复绿工程、实施绿化造林、推进生态保护引领区试点建设等。

 

“一批生态环境保护工程今年要启动,提升南京生态涵养。”市环保局相关人士介绍,今年南京市要完成44.7万平方米废弃露采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基本完成宁安、宁启铁路沿线两侧可视范围内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实施栖霞区小漓江生态湿地修复整治工程,保护长江、秦淮河、石臼湖、固城湖湿地等。

 

保护生态红线区、开展生态修复就是为了留住更多绿水青山。目前,我市已经划定的省级生态红线区域有111块,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3.5%。在南京,长江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重要山体、湿地都已经被划定为升级生态红线保护区。生态红线区域实行严格的分等级保护,一级管控区内,严禁从事与保护无关的建设行为;二级管控区内,严禁从事影响其生态主导功能的不合理建设行为。今年,我市将针对生态红线区存在的一些问题开展整治,完善区域划分和责任机制。

 

以更坚定决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016年,南京成为首批获得国家生态市命名的副省级城市,江宁区、高淳区、浦口区、溧水区、六合区先后获得国家生态区命名,全市累计创建生态镇44个、生态村378个。

 

“南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还是有底气的。”市环保局局长包洪新说,南京具有南北过渡区域的地理气候和山水城林交相辉映的自然禀赋,位于长江经济带和生态带的关键节点。近年来南京坚持将绿色发展放在首要位置,生态型经济显著增强,产业结构得到优化,重化工业比重逐年下降,煤炭消费总量得到初步控制。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得到进一步增强,绿色发展水平逐年提高。在生态建设方面,南京已取得明显成绩,建成区绿地率为40.47%、林木覆盖率为29.86%,在全省及全国城市中位于前列,成功建成国家森林城市。

 

环境保护工作不仅要只争朝夕,更要久久为功。包洪新介绍,今年我市确定了优良天数比例达到75%,全市域消除黑臭水体,建成区消除劣五类水的环境改善目标。环保部门将把压力变为动力,确保控煤、燃煤机组关停、污染企业关停和转型、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收集治理等任务按时序进度完成,提升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让全市环境质量明显提升。

 

南京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记者 江瑜


责编:李勋     林夏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