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宁夏 > 正文

人民网三评“‘一刀切’现象”群众深恶痛绝

时间:2021-04-04 | 作者:未知  | 来源:城乡信息参考 | 点击: 1141 次

人民网三评“‘一刀切’现象”之一:群众深恶痛绝

 

冯振雯

 

迎接环保督查,“先停再说”;落实转型升级,“一关了之”;倡导清洁取暖,“强制禁煤”;创建文明城市,“牌匾统一”……近期,“一刀切”的工作方式在个别地方和领域有所抬头,干部群众反映强烈,引发舆论关注。

 

这些举措往往打着“上面要求”的旗号,摆出一副政治正确的面貌,下面只能服从和接受。“看起来是感冒发烧,但根子在身体机理出了问题。”这种不求实际效果、只图完成任务、看上去雷厉风行的做法,实则没有吃透上级政策。

 

不分青红皂白,不问实际情况,不管客观条件,一律采取程式化、机械化、简单化的工作做法,往往与政策初心相违背。不仅会妨碍政策落地,让政策执行打了折扣,还会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负面影响;不仅会挫伤干部群众的工作积极性,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还会损害党群干群关系、严重影响党的形象、透支政府公信力。

 

措施明明可以更加精准,却完全不管不顾现实问题;上级明明一再要求“扛起责任”,却“无责任转发”,把转发当落实;明明可以多一些人性化考量,却为推卸责任,故意设置重重关卡……如此做法,谈何担当作为?谈何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谈何创造性贯彻落实?说到底,还是典型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懒政、惰政、怠政、庸政的表现。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那些打着“政治正确”名义的一关了之、一封了之、一停了之,恰恰是最大的政治不正确。它们不仅有名无实,还会让工作变味,危害严重,贻害无穷。

 

那些不顾“三七二十一”的“一刀切”,切掉的是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切掉的是政策的严肃和权威,切掉的是政府的公信力和认同度。其结果必然是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影响老百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长此以往,就会像一堵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使我们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

 

“一刀切”的做法,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格格不入,必须引起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高度重视。整治“一刀切”的现象,我们不能只看到它的危害,还要下一番绣花功夫,找到其发生的根源所在,把问题分析得更细一些、更充分一些,才能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我们必须时刻警醒,决不能让看上去很“忠”、很“严”、很“好”的“一刀切”做法损害我们党的执政基础。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责编:李欣    王娜

相关资讯

  • 新兴铸管:以特色“大众文化”激活队伍活力与发展动力

    城乡信息参考网:在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浪潮中,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工会(后简称新兴铸管工会)立足企业实际,打造独具特色的大众文化体系,探索出一条以文化赋能管理、以创新激活组织、以服务凝聚人心的......[详细]

  • 深入推进城乡社区发展治理 加快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

    城乡信息参考网:城乡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是社会发展治理的基本单元。目前,成都实际管理人口已超过2000万,城市社会治理面临着严峻挑战。9月2日,成都市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大会召开。随后,成都市正式印发《关于......[详细]

  • 数字赋能 绘就智慧城乡新图景

    城乡信息参考网:这是数字济阳建设的生动缩影。在济南市济阳区,一场由数字技术引领的变革悄然改变着这里,数字农业、数字工业与数字城市的“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在数字赋能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济阳正在加速奔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