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记录 > 正文

法治文化植根城乡民众心中

时间:2020-05-08 | 作者:未知  | 来源:城乡信息参考 | 点击: 880 次

江苏南通法治文化植根城乡民众心中

 

       “要是来晚了就没位置坐了,你看屋子里头哪儿还能再坐下。”1128,当李女士来到龙潭村惠民服务中心参加德法讲习所活动时,两位律师翻看着授课要用的法治宣传材料准备开课了。

 

     这个位于江苏南通港闸区龙潭村的惠民服务中心,还藏着个善法文化中心”,“善法文化教育长廊、法治宣传教育馆、党史馆、道德模范馆等,善法元素融入龙潭地方特色,滋养着当地村民。

 

      在南通,像龙潭善法文化中心这样的法治文化阵地早已遍布城乡。目前,全市各类法治文化阵地覆盖率达92.5%,“市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121,“省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42个。

 

      长期以来,南通市与时俱进、持续创新,将法治宣传教育生动实践与各种文化形式和著名景点有机融合,按照市县有广场、乡镇有中心、村居有站点的思路,将法治元素巧妙植入南通的名景名馆名苑中,形成了独具江海特色的法治文化阵地层级式网络。

 

      “以前遇到医保、户口等问题我们来这儿找小年轻们帮忙,现在没事儿我们也喜欢往这跑,到楼上大家一起听法律课、听讲故事,聊聊天。李女士告诉记者,她只要经过社区公告栏,就要去瞅瞅有没有贴新的活动安排。

 

       “真正让老百姓想来、常来、爱来,潜移默化中培育公民的法治信仰。南通市司法局副局长祁建中介绍,“七五普法以来,南通对场馆、长廊、游园等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标准进行了细化完善,通过增添德法元素、配置互动设施等措施新建或提档升级一批法治文化阵地,将生硬的法治道理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展现在群众面前。

 

       在郭里园小学,每一个学生也都是法治文化建设的设计者与建设者。法治书籍随手可取,法治儿歌随处可见,法治漫画随时可画。

 

       “他们这么大时候学的、记的东西,能记住一辈子。记者在参观了郭里园小学的交通标识墙、二十四节气墙等地后,南通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姜永华向其表示,青少年时期是培育法治思维和习惯的关键时期,郭里园小学将学校打造成崇德少年法学苑的经验值得推广。(记者 丁国锋 通讯员 袁敏 鲁重阳)

 

来源:法制网

 

责编:李丹     祝海洋

相关资讯

  • 构建职业院校铸魂育人新格局

    城乡信息参考网: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从思政课到“大思政课”,表面一字之别,却体现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再更新、视野再开阔、格局再拓展。而对职业院......[详细]

  • 推动中国知识产权事业创新发展

    城乡信息参考网:知识产权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围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详细]

  • 把党的支部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城乡信息参考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历史担当,将党的支部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并取得显著成效。在党支部建设百年之际,系统地回顾和梳理党支部的发展历程及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