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城乡 > 正文

让“宅经济”行稳致远

时间:2020-03-31 | 作者:未知  | 来源:城乡信息参考 | 点击: 788 次

       “宅经济是商家依托互联网提供新供给的一种积极探索。要解决宅经济发展中的难点和痛点,为消费市场注入更多活力和动力。

 

       疫情期间,宅经济快速升温,电商、外卖等线上平台订单量火爆,以往一些在线下提供的实物和服务消费,也开始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在线上销售。有的购物中心把复工复产搬到网上,开启云逛街;有的销售商和中介机构把看车、看房等搬到网上,通过云带看开展预定销售服务;有的教育机构把课程搬到网上,在云课堂里帮消费者充电”……“宅经济催生的新型消费,成为消费市场新增长点。

 

      “宅经济走热,折射出我国消费市场的强大韧性。疫情期间,居民外出减少,汽车、家具、建材、家电、住宿、餐饮等行业和业态的销售和客流明显下降,但与此同时,网上生鲜、远程办公、互联网+医疗+药店等逆势发展,展现了中国消费市场长期稳定和持续升级的大趋势。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2月份,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1233亿元,增长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1.5%,比上年同期提高5个百分点。

 

        事实上,宅经济并不是疫情期间的产物,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在中国消费市场出现。归根结底,宅经济是中国多样化、个性化消费升级大趋势下,商家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深化供给侧改革、提供新供给的一种积极探索。这些前期尝试不仅为宅经济在疫情期间的走热打下基础,也说明宅经济有实实在在的市场需求支撑,将进一步发展壮大。

 

       当下,宅经济虽然满足了人们的一些新需求,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发展中的难点和痛点。比如,疫情期间,一些公司在利用云办公软件时发现,有的远程办公软件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经常出现掉线、杂音等情况,从而影响了线上会议的效果;一些学生家长在帮助孩子使用线上教育软件时发现,一些课程制作不够用心,只是把线下教学简单地搬到线上,导致学习效果打折扣;一些消费者在参加商场的直播销售服务时发现流程繁琐,影响了购买体验……只有解决好消费者使用过程中的这些问题,宅经济才能行稳致远,为消费市场注入更多活力和动力。(作合)


来源:人民日报


责编:三   丰     李旭

相关资讯

  • 黎平县:和美城乡 “文艺”赋能

    城乡信息参考网: 在法治教育普及中,龙额镇登晒村以侗戏、多耶、河歌、琵琶歌等寓教于乐、寓法于趣的表演形式,让法治文化丰富群众生活,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为黔桂接边群众送去了“法治大餐”,促进省际接边地区......[详细]

  • 让文化甘霖浸润城乡末梢

    城乡信息参考网: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尤溪县图书馆举办“书香润童心 阅读伴成长”活动。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人为儿童开展绘本讲读,指导家长与孩子共同挑选绘本,让孩子动手制作创意手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与......[详细]

  • 保利环境援助乌海城区清理积雪保障市民安全出行

    城乡信息参考网:2025年1月24日下午17时,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迎来了冬季第一场大雪,大雪装扮了美丽的黄河明珠乌海市,也给临近年节的乌海市民出行安全埋下隐患。负责维护乌海矿区道路卫生环境的保利环境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