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记录 > 正文

放在第一位!习近平心中什么最重要?

时间:2020-03-22 | 作者:未知  | 来源:城乡信息参考 | 点击: 1242 次

放在第一位!习近平心中什么最重要?

 


 


     每年3月伊始,中国就进入了两会时间,习近平总书记的活动安排也开启了两会节奏。过去7年,习近平在全国两会上作出了许多精辟论述,提出许多重要要求。今年3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两会虽没有如期召开,但习近平近来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与历年两会上的殷殷嘱托有着许多相通之处。

 

当日历翻到3月,春天的脚步声便越来越近了。

 

     今年,一场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3月应有的节奏。人们每天关注的是“小黄线”“小蓝线”的摆动,纷纷点赞的是白衣天使、一线工作者最美的样子。

 

这个3月虽然不一样,但有一种嘱托一以贯之。

 

    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从一开始就明确要求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所有防控措施都首先考虑尽最大努力防止更多群众被感染,尽最大可能挽救更多患者生命,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这些是习近平提得最频繁的要求。

 

   生命重于泰山。必须同时间赛跑!人员物资够不够?党员干部能不能担起重责?习近平几乎每天都作出指示和批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军队要紧急抽组精兵强将奔赴疫情防控第一线……习近平连续主持召开重要会议,调兵遣将,根据疫情形势因应施策,举全国之力支援湖北、支援武汉。

 

    患者救治情况是习近平最关心的。他屡次强调,要加大重症患者救治力度,疗效明显的药物、先进管用的仪器设备都要优先用于救治重症患者,并要求尽可能让患者在轻症阶段得以治愈。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最终战胜疫情,关键要靠科技。32日,习近平还专门考察了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并主持召开相关的座谈会。

 

    疫情不可避免影响人民群众正常生活,这也是习近平高度重视的问题。他叮嘱,要密切监测市场供需动态,积极组织蔬菜和畜禽等生产,增加肉蛋奶等供给,畅通运输通道和物流配送,着重解决好生活必需品供应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菜篮子”“米袋子”,一枝一叶总关情。

 

    习近平一直思考的就是千方百计把疫情对人民群众的影响降到最低。为此,复工复产、就业举措、脱贫攻坚、农业生产……在习近平的部署中,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始终是一体谋划、统筹推进。

 

    在这场严峻斗争中,武汉人民识大体、顾大局,主动投身疫情防控斗争,作出了重大贡献。习近平一直牵挂着武汉人民。310日,习近平亲临武汉,坐镇一线指挥战“疫”。

 

    考察社区时,武汉人民的生活是总书记格外重视的事情。他详细询问米面粮油和新鲜蔬菜水果等生活物资的采购和供应情况,强调要千方百计保障好群众基本生活,还特别叮嘱,“武汉人喜欢吃活鱼,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多组织供应”。

 

     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民生是“指南针”。这也是每年两会习近平频频提及的话题。

 

     过去7年,每一次全国两会,习近平都要到人大代表团和大家亲切交流。他曾追问以前去过的十八洞村有多少人脱单了,他曾关心上海的“蓝天指数”,他曾深情谈到凉山州的“悬崖村”……

 

     两会上,习近平同大家谈三农、讲生态、谋脱贫、话发展,件件都是奔着人民群众最切身的利益去的。人民利益至上也可以说是每年两会最强的旋律。

 

    今年3月,两会未能如期召开,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嘱托一以贯之。面对疫情,党中央始终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这是我们最终战胜疫情,直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底气所在。


来源:新华网


责编:林曦    小宇

相关资讯

  • 《南来北往》:列车背后的时代变迁

    城乡信息参考网:年代剧《南来北往》围绕铁路警察的工作和东北大院的生活两条主线展开,讲述了年轻乘警汪新与师傅马魁携手破案的故事,通过一列火车、一群邻里,展现了人间百态和人情冷暖,反映出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详细]

  • 文艺赋能乡村振兴|推动江阴文艺城乡一体化发展

    城乡信息参考网: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公布,为文艺赋能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遵循。...[详细]

  •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建立利益耦合机制

    城乡信息参考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点是创新,既包括技术和业态模式层面的创新,也包括管理和制度层面的创新”。其中,体制机制创......[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