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治 > 正文

打造民族法学特色学科 协同创新培养卓越法治人才

时间:2019-12-11 | 作者:未知  | 来源:城乡信息参考 | 点击: 1157 次

打造民族法学特色学科 协同创新培养卓越法治人才

——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民族法学学科建设与改革巡礼

 

 

    城乡信息参考广西1211日电 ( 新媒体 记者 潘超平   2018年教育部和中央政法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坚持德法兼修实施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要求:“经过5年的努力,建立起凸显时代特征、体现中国特色的法治人才培养体系。建成一批一流法学专业点,教材课程、师资队伍、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协同育人机制更加完善,中国特色法治人才培养共同体基本形成民族地区法律人才培养,是实现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的重要举措”。广西民族大学法治人才培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落实以人为本,坚持人才强校,以建设一流法学本科专业为引领,进行法学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完善人才协同培养机制、编写并使用特色专业教材、落实“三全育人方针”,突显民族法学学科特色,提升教学效果的人才培养实践,使广西民族大学培养的法治人才成为政治担当与法学素养双优、民族地区发展与东盟国际需求共担、学术能力与实践能力兼具的高素质卓越法治人才。通过推动法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形成了法学专业的品牌和特色,构建了以民族法学、东盟法学、知识产权法学为特色的法学学科群,法学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贡献智慧成果,社会影响力和声誉不断提高。


 


       法学本科教育实现了四大转变。从注重知识点的分散传授向以德育和法学知识并重的教育模式转变;从课堂灌输式教学向多元化教学的培养方式转变;教师和学生从知识的讲授和接受者向学习的引导者和参与者的教学关系转变;从高校独立培养到社会协同培养的培养机制转变。打造了民族院校一流法学教育品牌,形成了“东盟+民族”特色型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广西民大模式雏形,通过改革创新,解决了民族院校法学院系学科发展的主要问题:(1)明确了民族院校法学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通过不断完善德法兼修培养模式,将法学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结合课堂思政教学,通过开展“田野调查”“民族精英训练”等活动,解决了高校法学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结合度不高的问题,实现了民族地区法治人才法学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2)实现了法治人才的协同创新培养。打破了法治人才培养资源“分散、封闭、低效”的交流困境,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的活力,实现多部门多院校共同培养的机制,解决了课堂教学中教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问题,实现了民族地区法治人才主动探索、互动交流、教学相长的培养模式。(3)实现了法治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发挥了广西作为东盟桥头堡的区位优势,将教学和科研与东盟国家的联系,为“一带一路”倡议培养跨国法律人才。(4)解决了民族院校法学教育与地方需求关联不强的问题。改革民族地区法治人才实践培养模式,促进了法学教育与立法、司法、执法等实践部门的融合,实现了法治人才学术能力与实践能力的互动提升。通过“田野调查”形成的调研报告,不仅获得自治区党政领导的重要批示,而且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2019年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民族院校德法兼修的法治人才协同创新培养改革与实践》教学成果,入围“国家民委2019年民族院校教学成果奖”评选。


  一、主要作法


       注重学生的德法兼修相融合。结合“三全育人”开展德育活动,开展大学生追寻红色印迹调研、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志愿活动、民族法治示范村调研、送法到工地、社区法律咨询、彩虹桥服务、法律援助、法治宣传(3.15消费者保护、4.26知识产权日、12.4宪法日)等,让道德根植学生。实施德育常态化。加强道德教育与职业信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及敬业精神铸就等活动,开展法律职业伦理专题讲座。强化德法兼修的考评。学生的最终考核不仅取决于法学课程的专业成绩,还要以参加德育活动、社会实践、集体荣誉、志愿者服务等作为考评学分。


  创新推进法学教学改革。完善课程体系改革,完善法学本科教学课程,强化实践课程,开展“法律情景剧”“模拟法庭”等,实施教师听评课、青年教师教学竞赛,邀请优秀法律职业人现身课堂,推进思政课程改革。探索“探究式”“小班化”的教学改革。围绕法律职业教育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实现探究式课堂转换,强化案例式教学与法庭旁听教学,全面实施核心课程小班化教学。实现“互联网+法学教育”的教学实践。推动法学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加大开发慕课与网络课程,实现模拟法庭与法院庭审直接连通,建立微信公众号推送法律热点资料。引进柔性人才,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支持青年教师攻博和出国访学,加强民族法学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柔性引进中央民族大学宋才发教授、广西师范大学周世中教授等国内知名民族法学家参与民族法学人才培养、学科和团队建设等。创新性培养人才。以广西民族法与区域治理中心为平台,定期举办民族法学精英交流训练营,鼓励学生创新创业,开展走进名校、名师活动,组织师生到北大、人大等知名学府听课访学。


     落实人才培养的协同性。夯实区内院校与实务部门的协同。定期举办全区法学示范课程、学生辩论赛、教学经验交流会等。与区内各级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科技局等100多家单位建立实践基地,开展“百家法检进校园”活动。建立立法专家智库,获立广西人大立法基地、国家民委南方民族法研究基地、广西知识产权培训基地等,首创校内学术、区内实践、东部实践的“三级导师模式”。加强区外院校的协同。与北京大学、重庆大学、海南大学等20多家大学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邀请著名专家到校讲座,举办全国性学术会议。柔性引进国内著名民族法学专家到校开展硕士、博士培养,指导民族法学博士、法学院青年教师申报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民族法学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大幅度增加。开拓与东盟国家的协同。举办涉外法律人才培养、东盟法律培训,学生可选修东盟国家语言。加强与东盟国家的教育合作,选师生到国外进行深造。举办中国-东盟民商法、诉讼法论坛等国际会议,培养了大批心系祖国的国际法律人才。


  二、主要创新之处


       教育理念创新。创造性提出了“德法兼修、系统培养”的法治人才培养理念,将传统德育理念转化为法律职业伦理理念,有效整合“德育”和“法育”长期分离式教育理念。将“立德为先,德法兼修”育人理念,作为民族院校法治人才培养的理念要求,体现德法兼修。加强法学专业教育顶层规划,将德法兼修育人理念贯穿于教学及实践全过程,塑造全方位的教育理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体现在师生“教—学”理念中,营造风清气正的教书育人氛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转化为法律职业伦理要求,突出其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贯穿卓越法治人才培养全过程。将专业知识与价值引领相结合,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推进“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




      培养模式创新。创造性提出了“全面开放、协同培养”法治人才培养模式,将校内各院系、校内外各单位、国内外各学校培养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发挥教育资源合力,结束法治人才培养长期封闭式教育模式。同一校内之间,不同院系之间进行沟通整合,尤其结束思政院系和法学院之间的培养分离状态。校内外之间,协同不同高校和实务部门,发挥优势、弥补不足,通过教育资源和师资共享、平台资源共用,进行联合培养。有效扩展学生知识获取空间,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尤其注重协同与法律实务部门联合培养,有效提升学生职业道德培养和增强法律实践能力。国内外之间,有效协同东盟国家法治人才培养资源,助推东盟法治人才培养。通过多方位的协同创新,助力推动德法兼修法治人才培养和发展。

 

     教学方法创新。创造性提出了“多元方式、全程培养”这一德法兼修法治人才培养方法,从教学过程和流程切入,实现德法兼修人才的多元化路径和方法,立体式、多元化的教学改革举措具有显著成效。在教学改革措施上,充分体现“三全育人”的内在要求。“多元方式、全程培养”体现在教学目标、教学培养方案改革、教学场域改革、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质量评价改革等诸多要素。摆脱了法治人才德育仅仅靠几门课、靠学生工作部门推进的传统方法。由宋才发教授、谢尚果教授主编的民族法学精品教材《民族区域自治法通论》,2017年出版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被多所高校指定为教材,成为民族院校民族法学教学和学科建设的一本经典著作。


     科研方式创新。通过柔性引进人才等方式,促进了学院教师与其它高校的科研合作,进一步增加了学院科研水平和科研能力,团队科研能力不断增强。譬如,在柔性引进人才宋才发教授的带领和指导下,学院青年教师赴广西、云南、内蒙古等民族地区开展深入调研,完成了一系列高质量的民族法学研究成果。2017年在广西、云南边境地区的调研报告先后获得两位广西自治区政府领导批示,并获得国家民委优秀调研报告;2019年在广西的关于“三治结合”的调研报告,获得了广西自治区政法委书记的批示,同时被人民日报网络版、今日头条、求是内参等多家媒体广泛报道,并转发给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农业农村厅等部门,对推进地区基层治理提供了参考和建议。学院还开展“民族法学精英训练营”等方式,组织教师和学生到基层开展社会调研,先后以“法律扶贫”“民族习惯法”等为主题开展田野调查和研究,建立了相关数据库。通过一系列的科学创新,学院的民族法学科研成果取得突破性进展,完成了广西世居民族习惯法、边疆治理、乡村治理等内容的系列论文和研究著作,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和学校积累。


  三、效果和影响


      逐步形成“东盟+民族”的特色型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德法兼治理念一以贯之,可复制、推广性极强。法学院蒋慧院长先后30余次在区内外进行经验交流和分享,多次在全国民族院校法学院院长(系主任)联席会议上引起热烈反响,《人民日报》《法治日报》《广西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近20次,在《中国高等教育》等杂志发表相关教改论文20余篇,为民族地区培养了大批留得住的高素质法律人才。


      以教促研水平显著提升,重大科研项目立项连年增长,科研成果广泛服务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以谢尚果教授为带头人的教学团队,连年斩获国家社科、教育部、国家民委等省部级以上课题,近五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8项、省部级以上课题21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06篇,出版教材、论著16本,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6项。齐爱民教授、蒋慧教授所带领的协同创新知识产权团队、中国-东盟民商法研究与应用创新团队入选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学院老师多项立法建议被采纳,并举办民族地区法治培训40次。同时,还发表了数10余篇关于民族地区法学教育改革的高水平论文。


      德法兼治型人才培养质量效果显著,学生社会认可度居于前列。旷课、上课不认真现象明显改善,学风、班风进一步优化,专业影响力不断扩大,教师和学生受邀参加各类国际国内会议数量明显增多,并多次在会议上做主题发言。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司法考试通过率在27%以上,考研率在50%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给予高度的认可,多家用人单位每年联合举办数场法学类毕业生专场招聘会。近年来每年都有本科生被英国爱丁堡大学、重庆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录取为研究生。


     系列成果在民族地区法治教育具有开创性,特色型教学实践在国内处于领先行列。宋才发教授、谢尚果教授主编的《民族区域自治法通论》,作为团队标志性成果与民族法治人才培养的实践教材,使学生有机会参与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实践,促进地方法治建设,为民族地区培养后备立法人才。目前已经成功打造法治大篷车、法律情景剧大赛、我与法律有个约会等特色教学实践栏目,并与广西百余所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仲裁委员会等实务部门共建实践教学基地。近五年,共获得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50项。通过一系列教学和科研改革,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形成了以边疆法治、乡村法治、东盟法治、知识产权为特色的学科群体,为民族地区培养了大批具有边疆治理、乡村治理、东盟法治和知识产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


责编:李霞    王蕊

相关资讯

  • 宕昌县公安民警向群众讲解如何防范非法集资

    城乡信息参考网:近日,宕昌县公安局经侦大队联合县金融办、县信用联社相关银行等金融单位举行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宣传月启动仪式。打击非法集资经济犯罪活动,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对非法集资的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详细]

  • 凝聚“警色”力量 传递点滴温暖

    城乡信息参考网:“真的太感谢你们了,如果没有警察同老的帮忙,娃娃在这么寒冷天气后果不知会怎么样。” 3月2日,宕昌县城关派出所民警接一名家长报警称,十一岁女儿从家里出走,寻求帮助。 接警后,民辅警......[详细]

  • 二团新井子镇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 层层压实责任主体

    城乡信息参考网:为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层层分解、压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落实“一岗双责”,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近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