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北 > 正文

超导材料最高临界温度刷新

时间:2019-05-25 | 作者:未知  | 来源:城乡信息参考 | 点击: 1075 次

零下23℃ 超导材料最高临界温度刷新

 

超导材料能无损耗传输电能,但其应用却因超导态严苛的低温要求而受限。因此,实现室温超导成为科学家的重要目标,如今他们离这一目标越来越近。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美德两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发表论文称,他们实验证实,高压下的氢化镧在250KK代表绝对温标开尔文,250K大约为-23℃)下中具有超导性。而250K,是迄今为止超导材料中已证实的最高临界温度。

 

过去的一个世纪里,科学家一直在寻找能在室温下具有超导性的材料,随着越来越多的超导材料被发现,最高临界温度的纪录也在不断刷新,逐步向室温目标迈进。在2018年,两个独立研究小组几乎同时报告称,压缩的氢化镧化合物可能在更高的温度下表现出超导性,其临界温度范围从215K280K不等。这一理论预测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

 

此次,美德两国研究人员通过实验验证了这一理论预测。他们使用一种被称为金刚石压腔的设备,利用两颗金刚石挤压一小块儿镧样品,使其在170吉帕的高压下转化为氢化镧化合物——LaH10,然后用X射线探测其结构和成分。研究人员观察到LaH10具有零电阻、在外加磁场作用下临界温度会降低、同位素效应(临界温度依赖于同位素质量的现象)这3个超导材料特征,但因样本量太小而无法对超导材料的另一个重要特征——迈斯纳效应(一种超导体对磁场的排斥现象)进行观测。他们表示,其所观察到的3个特征已可以证明,在250K的温度下,氢化镧在超过100万倍地球大气压下会变成超导物质。

 

250K,是目前人类高温超导的最新纪录,比此前的最高临界温度增加了50K左右。研究人员称,这是向实现室温超导目标迈出的令人鼓舞的一步。而同期《自然》杂志上刊发的评论文章则指出,这一研究结果表明,科学家对超导材料的研究可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开始从靠经验规则、直觉或运气发现超导体向由具体理论预测指导研究过渡。(刘海英)

 

来源:科技日报


责编:林夕     王斌

 

相关资讯

  • 赫章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多举措开展城乡生活垃圾治理  推动城市管理提质增效

    城乡信息参考网:城乡生活垃圾治理得好,不仅能改善生活环境、保护生态、促进资源循环,还能提升城市形象、推动社会文明。一是赫章县住建局督促各乡(镇、街道)、城区环卫公司及垃圾转运公司及时清收转运生活垃圾,......[详细]

  • 烘干厂里看夏收

    城乡信息参考网:见到源鼎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杰时,他正指挥着工人帮忙,将一台卡车上满载的稻谷卸入烘干机。张杰告诉记者,今年7月3日“开机”以来,公司已烘干了近2000吨稻谷。最忙时,全部6台烘干......[详细]

  • 信贷资金助力夏粮颗粒归仓

    城乡信息参考网 :今年迎来了意想不到的丰收。小麦平均亩产达到1250斤左右,比去年足足高出约百斤。更让我安心的是,夏收前一个月,农业发展银行就联合枣庄市金丰粮油购销有限公司上门勘查,不仅签下保底收购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