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城乡 > 正文

师生将建筑课堂“搬到”乡村规划最前沿

时间:2019-04-19 | 作者:未知  | 来源:城乡信息参考 | 点击: 1081 次

长沙理工大学培养乡村规划人才服务乡村振兴


师生将建筑课堂“搬到”乡村规划最前沿


以天地为底色,以翠竹建模型,45日至14日间,在中国传统村落——湖南省新化县奉家镇下团村,一群年轻人正在用纯手工搭建苗寨构筑物,这些新奇的景观吸引了大批游客驻足。长沙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师生把课堂从校园搬到了乡村,这既是该院“课堂革命”的一次生动实践,又是为校村对接联合培养乡村振兴规划人才的一次成功尝试。


长期以来,由于农村缺乏整体规划,建设无序、建房任性,规划七拼八凑,建设杂乱无章:一些房屋建筑形式缺少规范,高矮大小不一、外观五花八门、颜色各不相同,导致“只见新房不见村”;一些地方的新农村集中居住区,成排的房屋外墙上整齐划一地刷上了黄色涂料,远远望去就像军队营房,不仅没了农村的味道,而且失去了原有的乡土底色;房屋建设与村庄公共设施的建设没有形成有机的衔接、和谐的统一,生活空间、生产空间、生态空间错乱无章,无法满足当代农民现代化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即使是在下团村,也有村民盲目拆毁了原来很有民族特色、地方风格的老房子,修旧如旧少了,折旧建新多了,导致传统村落“传统失色”。


“不是乡村不想规划、而是不‘能’规划,缺失专业人才,从而缺乏整体规划与设计能力。”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长沙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特聘院长杨瑛认为,要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城乡融合、一体设计、多规合一”的乡村振兴规划理念落到实处,必须加强村校对接,从源头培养人才。因而,从长沙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建院伊始,从入校的一年级学生开始组织到乡村进行实践教学。此次在老师的带领下,建筑学、城乡规划的105名学生全部沉到乡村一线,将大学课堂搬到乡涧田野,让学生站在专业视角思考、实践乡村规划,培养、储备以服务乡村振兴为重点的“地域性、实践性、适应性”规划设计人才。


来源:农民日报融媒体


责编:管理员

相关资讯

  • 黎平县:和美城乡 “文艺”赋能

    城乡信息参考网: 在法治教育普及中,龙额镇登晒村以侗戏、多耶、河歌、琵琶歌等寓教于乐、寓法于趣的表演形式,让法治文化丰富群众生活,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为黔桂接边群众送去了“法治大餐”,促进省际接边地区......[详细]

  • 让文化甘霖浸润城乡末梢

    城乡信息参考网: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尤溪县图书馆举办“书香润童心 阅读伴成长”活动。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人为儿童开展绘本讲读,指导家长与孩子共同挑选绘本,让孩子动手制作创意手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与......[详细]

  • 保利环境援助乌海城区清理积雪保障市民安全出行

    城乡信息参考网:2025年1月24日下午17时,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迎来了冬季第一场大雪,大雪装扮了美丽的黄河明珠乌海市,也给临近年节的乌海市民出行安全埋下隐患。负责维护乌海矿区道路卫生环境的保利环境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