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 > 正文

地膜厚了 污染少了 农民乐了

时间:2019-03-19 | 作者:未知  | 来源:城乡信息参考 | 点击: 859 次

据新华社呼和浩特317日电(记者李云平、刘懿德)以前用的地膜太薄,一扯就碎,好多都埋在地里。现在地膜厚了,污染少了,大家也都乐了。在内蒙古自治区河套地区一家地膜回收企业办公室,几个农民正热火朝天地谈论地膜,他们决定今年种地用新国标地膜,向薄地膜说再见。




眼下正值春耕时节,内蒙古河套农民忙碌起来。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巴音宝力格镇东升村,农民李新高开着拖拉机,拉着自制大铁耙在耕地上来回行驶。必须要搂走秸秆和残膜,要不然影响种地。他指着地头一大堆混合有残膜的秸秆说。


李新高说,覆膜能增温、保墒、除草,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措施。大家对地膜既爱又恨,它让玉米亩产从1200斤提高到2000斤的同时,残留污染问题成为农民的烦心事儿。他说。


东升村农民段强元告诉记者:地膜到秋天一碰就碎,塑料片片都留在地里了。看着地里还有很多残留的细小碎膜,大家束手无策。而残膜一旦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导致作物减产甚至土地无法耕种。


为减少残膜污染、提高回收率,我国从去年51日起实施农用地膜强制性国家标准,最低厚度从0.008毫米提高到0.01毫米。


在乌拉特后旗宇润远景节水灌溉有限责任公司,工人把刚回收的残膜进行去除杂质、清洗处理、融化,加工成塑料颗粒。这些塑料颗粒加入新料后,主要用于生产滴灌管带。该公司负责人张永军说:以前的地膜太薄,回收率不到五成。去年部分农民用了新国标地膜,往下扯时都是整条整条的,回收率在八成以上。


张永军说,现在新国标地膜回收量大,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回收企业有利可图,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儿。


农民、回收企业的积极性提高,政府有关部门也已经行动起来。巴彦淖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张明晓说:全市已开展执法抽查工作,在地膜流通领域严格管理,避免非国标的薄地膜流入田间地头。


据巴彦淖尔市农牧局农业环境保护能源监察站副站长杨波介绍,今年全市计划在乌梁素海流域开展3万亩地膜全回收试点,推广使用新国标地膜,提高地膜回收率。全市每个旗县都已成立地膜回收企业,实现地膜统一收集、加工、再利用,逐步构建完整的地膜回收体系。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必须要把地膜污染减下去。李新高嗓音洪亮地说,新国标地膜是个好东西,政府支持农民使用,企业花钱回收,我们必须要跟薄地膜说再见!

 

责编:三丰      晓宇

相关资讯

  • 伊吾广汇能源获评全国AAA级信用企业

    城乡信息参考网:日前,伊吾广汇能源物流有限公司凭借扎实的诚信体系建设、规范的经营管理与卓越的行业口碑,成功入选2025年全国首批信用企业结果榜单,荣获 “全国 AAA 级信用企业” 殊荣,这一权威认证......[详细]

  • 九企业赴红河产业园考察交流 共探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新路径

    城乡信息参考网:2025年9月11日,一场深化跨区域联动、推动产业招商合作的考察交流活动在云南能投红河综合保税区产业园与云南能投蒙自经开区产业园顺利开展。江西兵哥送菜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堃源带队,......[详细]

  • 金融活水润泽 中国制造向新

    城乡信息参考网:近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到2027年,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金融体系基本成熟,产品更加丰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