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城乡 > 正文

城乡消费问“冷暖”

时间:2024-03-23 | 作者:未知  | 来源:城乡信息参考网 | 点击: 6635 次

    ➤对于城镇居民家庭来说,最有意愿消费的领域,依次为教育培训消费、改善住房消费、文化旅游消费、购置汽车消费等。在农村居民最有意愿消费的领域中,子女教育、养老排在前两位,紧随其后的是进城买房、购置汽车、家电等家庭大宗用品、子女婚嫁、扩大农业再生产等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刘菁 姜刚 王菲


    扩大内需,向来是推动经济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的战略基点。消费是最终需求,也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动力。如何建立和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让居民敢消费、愿消费、能消费,既事关经济发展,也关乎民生福祉。


   近期,《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联合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对安徽10个市1557位城乡居民开展问卷调查,结合实地采访,解剖消费市场“冷暖”。调查显示,在促进消费各项政策作用下,多地消费市场持续恢复,但部分居民消费意愿或能力下降值得探寻。


   受访者表示,当前各地积极恢复和扩大消费,仍面临收入预期不稳定,为教育、医疗、养老等因素高储蓄以及人情往来消费投入占比较大等限制,持续拉动新消费的场景业态创新仍然不足。促消费有待在稳定预期、破除堵点、营造环境等方面再发力。


多地消费市场持续恢复


   “今年的旅游业已呈现出全面复苏态势。”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丁维说,随着外部市场环境好转及政策优化,公司把握机遇,积极拓展市场,游客接待数量显著提升。今年“五一”假期,黄山风景区共接待游客11.78万人,同比增长399.62%


   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74亿人次,同比增长70.83%,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9.09%;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480.56亿元,同比增长128.90%,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0.66%,文旅行业复苏势头强劲。


   本刊记者联合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开展的问卷调查显示,今年以来,部分消费市场处于持续恢复态势。安徽各景区积极把握消费复苏机遇,不断拓展消费市场,因势利导推出旅游新业态、新模式,游客接待数量显著提升。


   不仅旅游市场,餐饮市场同样持续回暖。晚上8时许,在合肥市特色商业示范街罍街,街道上人来人往,餐饮店座无虚席。“从营业收入看,罍街已经恢复甚至超过2019年的水平。”罍街运营方负责人说,一季度罍街营业收入约8363万元,同比增长30%左右。


  国家统计局5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多数生产需求指标同比增速提升,服务业和消费恢复较快,就业物价总体稳定,经济运行延续恢复向好态势。其中,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910亿元,同比增长18.4%,比上月加快7.8个百分点。


  问卷调查显示,对于城镇居民家庭来说,最有意愿消费的领域,排前列的依次为教育培训消费、改善住房消费、文化旅游消费、购置汽车消费等。在农村居民最有意愿消费的领域中,子女教育、养老排在前两位,紧随其后的是进城买房、购置汽车、家电等家庭大宗用品、子女婚嫁、扩大农业再生产等。


部分居民消费意愿或能力下降


   记者调研了解到,尽管目前多地消费市场持续恢复,但不容忽视的是,由于负担增加、收入减少等因素导致部分居民消费意愿或消费能力下降。问卷调查显示,目前35.34%的城镇居民表示消费意愿下降,33.17%的城镇居民表示没有变化,20.27%的城镇居民表示消费能力下降。与此同时,42.86%的农村居民表示没有变化,21.98%的农村居民表示消费意愿下降,18.54%的农村居民表示消费能力下降。


   对部分城镇居民而言,影响其消费意愿的前四项因素,分别是收入预期下降或不稳定、子女教育投入较大、就业岗位不稳定和家庭成员大病医疗,占比分别为32.21%26.66%16.04%14.96%


   对部分农村居民而言,人情支出仍是一大负担,影响了其消费能力。问卷调查显示,64.43%的农村居民每年用于婚丧嫁娶等人情支出的费用在3000元以上,其中30.91%的农村居民花费在3000元至5000元。此外,调查中有储蓄想法的农村居民中,35.71%表示存钱主要出于满足人情往来需要。


此外,消费环境能否进一步改善提升,也是影响居民消费意愿提升的重要因素。


   当问及目前消费环境中哪些环节和领域还有待提升时,59.59%的城镇居民选择加强市场监管,打击假冒伪劣和虚假宣传。选择提高商品质量、加强消费者个人信息保障和畅通消费者权益保障的城镇居民分别占50.3%48.49%37.52%。此外,健全售后维保政策措施、消除不合理消费限制、落实带薪休假制度、丰富商业网点场所等方面也需要提升。


   “伴随消费市场的持续恢复,新消费热点不断涌现。”安徽省消保委法律与公共事务部主任张路明说,在满足群众消费多样化需求的同时,以平台网购、移动支付、线上线下融合等新业态新场景为特征的新型消费领域仍存在服务能力偏弱、监管规范有待提升等短板,反映了消费维权的新难点。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直播带货、跨境电商、生鲜电商等各种“云消费”模式涌现,但消费者维权相关诉求也在攀升。直播带货诉求22.09万件,同比增长1.15倍,“三无”产品、以次充好、虚假宣传等是消费者投诉较为集中的问题,亟待进一步强化监管,营造良好消费环境。



城镇居民对于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的建议 刘旭峰图


用好“增收”“减负”两大抓手


   本刊记者调研了解到,围绕更好促进消费,安徽省近期制定出台多项举措,比如,加大新能源汽车采购力度,引导采购公务用车优先选择新能源车辆;合肥聚焦全面拓展消费需求等出台政策支持促进物流畅通,完善现代流通体系,并新增首店经济、特色街区、楼宇经济等支持政策。


   张路明等受访人士认为,各地要建立和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因地制宜制定针对性强的政策举措,用好“增收”“减负”两大抓手,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让居民敢消费、愿消费、能消费。


   稳定消费预期,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安徽省统计局局长徐雄飞认为,应瞄准优势产业,着力扩大有效投资,稳定大宗消费,同时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升消费能力。问卷调查显示,为了促进消费扩大内需,80.22%59.59%32.09%的城镇居民认为,应增加居民收入、提高产品质量和减税降费。


   破除消费堵点,更精准地为城乡居民“减负”。安徽家瑞轴承有限公司负责人宋庆、蚌埠市怀远县盛世兴农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尚跃建议,政府部门出台拉动消费政策,应该坚持问题导向,破除消费堵点,让制定的政策更精准有“共鸣”。问卷调查显示,在回答“政府应该如何鼓励‘能消费’”时,61.54%的农村居民认为应减轻教育、养老、医疗负担;42.03%40.66%的农村居民认为,应加大惠农补贴和兜底保障力度,鼓励发展产业增收致富。


  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立足消费持续恢复态势,提升城乡居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滁州市凤阳县小溪河镇小岗村养殖户殷玉荣等认为,当前要立足消费持续恢复态势“窗口期”,相关经营主体应增加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建议主管部门持续推进法治监管、信用监管和智慧监管,营造安全、诚信的消费环境,提振消费信心,提升城乡居民在消费领域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来源: 瞭望


责编:长弓   茹冰

相关资讯

  • 住建部:扎实做好住房城乡建设立法工作 提升法治化水平

    城乡信息参考网:住房城乡建设部网站8月20日信息显示, 8月19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倪虹主持召开党组(扩大)会议,学习中央政治局会议、国务院第五次全体会议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工作,强调要......[详细]

  • 协同推进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改革

    城乡信息参考网: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是法治运行的四个关键环节,是法治体系建设的四个重点领域,是紧密关联、互相作用、互相制约的有机整体。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详细]

  • 第三届广西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在南宁举行

    城乡信息参考网:8月9日,第三届广西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第四届广西退役军人创业创新成果交流暨“投资广西”招商推介会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此次活动由广西壮族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厅、广西壮族自治区产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