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态 > 正文

变废为宝 “蓝色循环”

时间:2023-11-12 | 作者:未知  | 来源:城乡信息参考网 | 点击: 4473 次

变废为宝 “蓝色循环”项目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


   在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葭沚码头,“船老大”赵师傅正搬运着一箱箱从“小蓝之家”免费兑换的矿泉水。赵师傅说,渔民通常将矿泉水作为淡水来源,一次出海常常要喝掉几十箱水。以前喝完后,瓶子就随手丢掉。现在只要在中国海洋塑料可视化认证平台——“蓝色循环”上提前申报,不但可免费兑换矿泉水,而且会有专业的公司上门回收,收购价远高出市场价。除了空塑料瓶外,破渔网、鱼盆、浮标等都在回收范围内。

 

   “小蓝之家”是“蓝色循环”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项目(以下简称“蓝色循环”项目)的一部分。北京时间1030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宣布,由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和浙江蓝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蓝色循环”项目,从全球2500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2023年联合国“地球卫士奖”。

 

    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是全球性难题。由浙江省生态环境厅等在台州创新实施的“蓝色循环”项目,是通过政府引领、企业主导、产业协同、公众联动,根据海洋垃圾产生和分布的特点,建立数字化管理平台和实体化收集网络,用大数据赋能形成了海洋垃圾的收集、运输、再生、国际高值利用的可循环价值链,以市场化方式运作,提高了废弃塑料的收购价格和销售价格,大幅减少财政投入,并使参与的渔民等有钱赚、企业有动力,海洋塑料废弃物等治理由此进入良性循环。

 

   “蓝色循环”项目已成为全国单体回收海洋塑料废弃物量最大项目。截至目前,共有237家产业企业、1.02万艘船舶加入“蓝色循环”项目,沿海妇女、老人和渔民等参与人数达6.18万人次,项目累计收集处理海洋废弃物1.09万吨,其中塑料废弃物2254吨,减少碳排放约2930吨,一线收集人员年增加收入约1.3万元。

 

    该项目还将海洋塑料交易的20%作为“蓝色共富基金”,精准惠及收集群体,低收入渔民累计获得1.232亿元绿色低息贷款等,实现了海洋环境治理、资源循环、共同富裕融合发展。

 

来源:科技日报


责编:长弓    茹冰

相关资讯

  • 换个角度看大众文化

    城乡信息参考网: 自19世纪末以来,西方关于大众心理、大众社会、大众文化以及大众传播的理论研究经历了复杂而多元的发展历程。在这一过程中,学者们从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和传播学等多学科视角出发,对大众现象......[详细]

  • 深化拓展各类监督协作配合机制

    城乡信息参考网: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强调,以各类监督贯通协调为保障,深化拓展纪检监察监督与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统计监督等协作配合机制。纪检监察机关立足监督专责机关定位,积极探索推进各类监督贯通融合、......[详细]

  • 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全面振兴

    城乡信息参考网: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新型城镇化强调以人为核心,提高城镇化的质量,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而乡村全面振兴则是为了解决农村发展不充分、城乡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