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食品 > 正文

洗草莓为何掉色 白草莓不安全吗

时间:2023-10-22 | 作者:未知  | 来源:城乡信息参考网 | 点击: 10066 次


又到了吃草莓的季节。酸甜可口、水分十足的草莓,有时候一清洗就掉颜色。泡草莓的水变成红色,是不是就意味着这样的草莓是被染色了呢?白草莓因为果肉纯白或淡黄,口感细腻香甜而成了很多人眼中的稀罕物,但也有人说白色草莓看起来怪怪的,感觉不安全,最好还是少吃。那么,没了“红颜”的白草莓真的不安全吗?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宋弋表示,草莓清洗时掉色是因为表皮出现破损,果皮中富含的花青素渗透到水中,是很正常的情况。

 

宋弋分析说,草莓的红色源于花青素在草莓细胞液泡中的积累,由于花青素含量不同,草莓会呈现出明显的色泽变化,花青素越多,草莓越红。花青素是天然的色素,对人体是无害的,而且还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几乎所有颜色较为鲜艳的水果中,都有这种物质,比如桑葚、杨梅等。

 

花青素本身可溶于水。如果草莓表面没有破损,清洗的时候一般不会出现掉色情况。如果清洗时捏破或搓破了草莓的表皮组织,里面的花青素就会溶解在水中,水就会变成红色。所以,草莓一洗就掉色并不能说明它被染色了,消费者不必因此过度担心。

 

对于白草莓的安全问题,宋弋表示,草莓的果肉是红色还是白色,主要取决于品种。草莓呈现出白色,是因为这些品种的草莓中花青素合成减少所致,而这种色素减少主要是通过传统的杂交育种实现的,与所谓安全问题没有任何关系。

 

宋弋解释说,草莓是一种很容易变异的浆果植物。草莓繁殖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影响,有时会发生组培变异,这种变异是在栽培繁殖中自然发生的,往往可以导致草莓中的花青素含量减少,将这种发生过变异的草莓通过杂交等多种育种手段选育,就可以培养出能够稳定遗传的、不同品种的白草莓。

 

杂交育种一直都是草莓选育的主要手段,从1953年到2018年的60多年时间里,我国总共培育了110多个草莓品种,除了10余种是通过传统育种方式育成的,其他98个都是通过杂交选育的新品种。

 

值得一提的是,植物的组培变异有好有坏,大多数都是有害变异,只有极少数才是有利变异,而白草莓是其中一个极少数的有利变异,这种变异“催生”的草莓在风味和口感上往往都别具一格。所以,白草莓本身不存在安全问题,消费者可以从正规渠道购买并放心食用。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责编:管理员

相关资讯

  • 国庆长假这份食品安全提示请查收

    城乡信息参考网:还有几天就是“十一”长假了,我们即将迎来享受美食和休闲的美好时光。辽宁省大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大连市卫生监督所)为您准备了这份食品安全小贴士,无论您是打算宅家放松,还是计划外出旅游,......[详细]

  • 预制菜并非“洪水猛兽”

    城乡信息参考网:随着食品工业和餐饮行业的创新发展,如今从餐厅后厨到寻常百姓的家庭餐桌,预制菜的身影日渐增多。市场监管总局等6部门虽已出台相关文件进行界定,但公众对预制菜的理解仍“千差万别”。“预制菜究......[详细]

  • 预制菜争议持续发酵,餐馆如何打消食客顾虑?

    城乡信息参考网:近日,预制菜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并从线上争议发酵到线下热议,一些消费者也反映就餐时吃到预制菜的问题。...[详细]